熱點快評 在22日召開的山東省衛生工作會上,省衛生廳廳長王天瑞剖析了醫藥費用增長過快、城鄉居民尤其是困難群體看病難、看病貴的原因,并痛斥個別醫療機構的趨利傾向。(見12月23日《齊魯晚報》) 應該指出的是,省衛生廳長痛斥“趨利”醫院
,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因為,“痛斥”總比不“痛斥”好,也比自己不作為、坐等上級拿政策好,更比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好。問題是,衛生廳長的痛斥,到底能不能嚇退“趨利”醫院? 老百姓上不起醫院,看不起病,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人都知道。對此,媒體給予了極大關注,且不乏“痛斥”之聲,可老百姓上不起醫院,看不起病的“濤聲”依舊。近一段時間,因哈爾濱和深圳市的兩家醫院鬧出“天價醫藥費”等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更是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討伐之聲不絕于耳。在這種情況下,作為醫療主管部門領導的省衛生廳廳長,就像剛剛知道似的,也義憤填膺地加入到討伐之列,多少也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出現,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衛生行政部門市場監管職責不到位,對醫療機構發展和醫療市場秩序控制不力,無序競爭、非法行醫、虛假宣傳、商業賄賂等危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屢禁不止。因此,我們期待響雷過后,更有喜雨;痛斥過后,更見行動。否則,既聲嘶力竭地大吼,也只能是作秀。李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