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干的也就是跑道上接力棒的一棒,千萬不要把這個棒掉在地上讓后任來揀。”面對169位央企“一把手”,李榮融語重心長。
在昨天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要求各央企以“三九”事件為戒,從管住規劃、管住人、管住賬本三方面入手
,增強集團公司控制力,強化財務資金管理。
明年,央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將開始實施。在回答《第一財經日報》關于試編預算是否意味著企業明年就要開始上繳紅利問題時,李榮融說:“預算是全面預算,紅利僅僅是預算的一部分內容。收錢是小事,更重要的是用好這筆錢,在整個結構布局上來考慮。”
被捕趙新先成反面教材
李榮融在會上透露,三九集團原董事長趙新先最近被正式逮捕。
“我們在座的中央企業負責人都要盡量不為后任留下這種攤子。”李榮融如是說。
他強調,要加強集團公司的控制力,“該放的放,該管的管”。
李榮融認為,集團公司至少要控制住三項:一是規劃。子公司的規劃不能超過集團公司的規劃,必須在集團公司的規劃下進行。“規劃控制住了就可以放權,子公司有權在規劃內加快實施。”二是人。“人必須要集團公司管,不在狀態換人。”三是賬本。賬本必須公開透明,對集團公司不能保密,“誰保密就換人”,以防止小金庫、賬外賬。
李榮融還提醒央企,必須見微知著,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強身健體。
據介紹,今年前11個月,有17家中央企業虧損,虧損面10.1%,二級子企業虧損面達31.3%。到11月底,近43%的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超過70%,近28%的非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超過80%。部分企業依賴借新債還舊債維持日常運轉,個別企業面臨資金鏈條斷裂的危機。部分企業從事股票、委托理財、期貨及衍生品等高風險業務虧損嚴重。此外,部分企業還存在財務管理不規范、會計信息不真實等問題。
李榮融表示,明年要加大財務控制力度,主要措施包括: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實現集團公司對所屬各級子企業的實時監控和管理,增加透明度;加強集團公司對投融資、擔保、固定資產支出、大額資金往來、重大物資采購、工資福利政策等重大財務事項的集中管理與控制;合理編制企業財務預算,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的考核,逐步實施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資金集中管理,加強現金流量和資金鏈的管理,嚴格控制資金流向。
此外,要建立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強化內控制度執行監督,逐步開展內部控制有效性評估工作,同時層層落實資產管理責任,積極開展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工作,建立懲防并舉的不良資產管理工作體系;加強對高風險投資業務的監管;完善投資決策程序和風險控制措施,建立嚴格的授權審批、責任追究制度和預警與防范機制,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針對目前央企境外投資監管薄弱的狀況,李榮融表示,集團公司要逐步建立規范的以產權為紐帶的境外投資關系,加強境外投資的監督與管理,有效防范經營風險。“集團公司要學會做股東,以行使股東權利的方式增強集團公司的控制力。”
國資監管框架構建最后一年
明年是實現建立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框架目標的最后一年。李榮融表示,將在現有的基礎上積極選擇條件成熟的企業,繼續擴大國有獨資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會試點范圍,推進試點工作。國資委將把出資人的部分職權授予規范的董事會行使,確保董事會行使選擇、考核經理人員和決定經理人員薪酬的職權。
對于董事會試點中的外部董事人選問題,將盡快建立中央企業外部董事人才庫。目標主要瞄準具有國際化大公司工作經歷的金融、財務、法律等方面的專業人才。
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的制度性措施,包括外部董事和獨立董事制度、董事會管理經理人員等,也將推廣納入到國有控股的央企。
“對具備條件的子企業,要參照實施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的制度性措施。”李榮融強調。
李榮融同時稱,要以貫徹新的《公司法》為契機,加快中央企業多元投資主體的股份制改革,“具備整體引入戰略投資者或整體改制上市條件的企業,要加快整體改制、整體上市的步伐。已有部分資產上市但不具備整體改制上市條件的企業,要通過增資擴股、收購資產等方式把優良主營業務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促進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要規范母公司與上市公司的關系,加大存續企業改革改組力度。”
李榮融表示,國資委對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已提出了初步工作方案。明年將結合中央企業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規范和提高企業財務預算編制質量,積極研究制定中央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及相關配套制度文件。在此基礎上,著手編制中央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本報記者
張馨月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