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三強系列報道之二十五三個文明綻奇葩 ———記城陽區城陽街道后田社區
氣派漂亮的樓房,寬闊暢通的公路,整潔大氣的廣場;老人熱火朝天的扭秧歌,敲腰鼓;小孩拍著手,呀呀的唱著兒歌……城陽區城陽街道后田社區描繪出一幅充滿勃勃生機的和諧美景。
 
; 后田社區是一個“有名”的社區。在周邊社區居民中有名,是因為它早在2004年就完成了舊村改造,386戶居民全部搬進了寬敞明亮、水電氣齊全的居民樓,并且每戶居民每年都享有一萬七千多元的福利;在全市以至全省,后田社區以“省級文明單位”、“青島市文明村莊”、“青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文化社區”等稱號而名聲在外。 而在社區內,集體經濟、“三大工程”、黨的建設等各項工作有聲有色,一個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隱然成形。工業強村戰略帶動集體經濟發展
作為一個只有386戶,1460人的“小”社區,后田在經濟上卻是個“大塊頭”。該社區有以青島海都集團為龍頭的多家內外資企業。2004年,社區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3800萬元,居民人均收入7000元,社區可支配財力達到2000多萬元。
后田實施工業強村戰略,先后建成了華東電纜有限公司,組建了田城工貿公司,興建起城東工業區,吸引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項目落戶園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后田已經由當年的貧窮落后村發展成為全區經濟強村,實現了“五年五大步、四年雙翻番”。社區還不斷注重調整、強化集體經濟結構,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使社區的內外資蓬勃發展,逐步實現了各企業的品牌規模經營,使主要工業經濟指標大幅度增長。目前,各企業正在不斷地實現產業多元化、方向準確化、產品高標化、管理國際化的新型企業發展之路,保證了社區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
2003年,后田社區整合資源,成立了青島海都集團公司,海都集團經營范圍涉及房地產開發、工程建筑、公路施工、裝飾裝潢、高校后勤服務等領域,資產總額達3.6億元。“三大工程”構建和諧社區
雄厚的經濟實力為社區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后田社區實施了“舊村改造”、“精神文明建設”、“保障制度建設”三大工程,構建和諧社區。
2004年,社區響應青島市以及城陽區委區政府“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工作的號召,投資1個億啟動舊村改造工作。后田社區的舊村改造本著“以人為本、高起點、高標準、新潮流、新格調”的設計理念,聘請了上海同濟大學、南京東南大學以及青島市的多家城市規劃研究院對社區進行了高水平的整體規劃。總共利用11個月零13天的時間建起高標準的新型居民樓23座,于2004年11月份舉行了盛大的居民樓分房儀式,社區386戶居民全部實現回遷,并在2005年3月份以前將所有的367處平房拆遷完畢,拆遷面積達14萬平方米,順利完成了舊村改造工作。后田社區提倡每家每戶兩套房子(以80平方米為單位),使全面回遷之后的居民戶均住房面積達到160平方米。居民小區內實行統一的物業管理,基礎配套設施全部達到高檔商品房的標準。小區周界及內部均設有紅外線感應防護,電子巡更系統,24小時保安值班,大大增強了居民生活的安全感。喬遷新居之后,社區加大了居民的福利待遇和住房補貼,在每年拿出660多萬元為居民發放福利待遇的基礎上,2005年又給每人發放2萬元的住房補貼,大大減輕了居民的負擔,從經濟和物質條件上為全面創建小康社區奠定了基礎。
精神文明和保障制度建設助推了后田人民奔赴全面小康的步伐。2001年,后田社區投資120多萬元建成了建筑面積為1380平方米的社區文化教育中心,內設有大型會議室、圖書閱覽室、健身室、老年學校、棋牌活動室以及其它各種活動教室等。2002年投資300多萬元建成了占地19520平方米的社區文化廣場。文化教育中心和文化廣場投入使用以后,社區里的“閑人”少了,讀書看報、健身打牌充實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提高了娛樂的意識和品位,社區居民的整體精神風貌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徹底解決居民的后顧之憂。為加快農民向市民的轉變,后田引導居民轉變經營模式,積極鼓勵居民從事個體經營。他們將社區居民和閑散勞動力進行分類,并根據他們自身特點和年齡狀況進行“訂單式”免費技能培訓,將他們輸送到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現有半數以上的居民從事交通運輸、產品銷售、店鋪經營、社會服務等行業,原先以地為生的農民全部在城市經濟中找到新的謀生出路。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不斷提高居民的生活保障和福利待遇。社區一次性投資210萬元用于養老保險工程,并為全體居民都買了醫療保險;居民從出生到“39(女)、44(男)”年齡段范圍內,每人每月均可享受到200元的補助;“40、45”至59周歲年齡段人員可享受社區發放的每人每月400元補助;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不僅可以無償居住50平米的樓房,而且每月可享受社區發放的500元補助。居民可持消費卡在社區里的餐廳、超市等各種公共消費場所進行消費;學生從上幼兒園到九年義務教育的費用,全部由社區負擔;考上高中或大學的,每年還有1000-1200元不等的獎勵。除此,我們還設立了每年8萬元的“醫療扶持基金”,用于對突發大病、重病的家庭進行扶持;設立了每年6萬元的“海都獎勵基金”,用于對社區出現的好人好事、見義勇為等優良精神風貌的嘉獎。三個“致力”促進黨建事業
在社區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下,社區的黨建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為社區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致力班子建設。后田社區從建立一個好班子,帶出一只好隊伍入手,不斷地開展黨性教育、宗旨教育、信念教育,使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號召力顯著增強,在思想政治素質、工作作風、領導方式、為民服務意識等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這為推進社區“三化”建設、提高居民整體精神文明素質,真正實現“村改居”從物質形式到人文本質的根本轉化提供了保障。后田社區黨建活動靈活多樣,今年上半年分兩批組織了近百名黨員分赴韓國和日本進行考察,在與國外先進文明的對比中找出差距和不足,開闊了眼界,大大激發了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了廣大黨員帶領居民實現全面小康的信念。
致力隊伍建設。認真開展以兩委成員聯戶為核心的“黨員聯戶”活動,加強了黨群聯系。社區黨委注重抓好黨員聯戶活動,讓黨員定期深入居民家中,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聽取群眾對社區各項工作意見,并及時加以聯系解決。特別是在舊村改造工作進程中,聯戶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對居民進行細致、科學的宣傳和溝通,將社區的相關政策及時地傳達到居民家中。最近,后田針對社區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居民選擇黨員活動”,讓居民對聯戶黨員進行投票,真正讓居民樹立“有困難,找黨員”的意識,此項活動的開展,拉近了干群關系,解決了居民的實際困難。
致力黨風廉政建設。突出抓好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要求全體黨員干部牢固樹立起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把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辦好,特別要關心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問題,真正做到情為民系,權為民用,利為民謀,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用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闡述黨員先進性的深刻內涵。
2004年9月,后田社區已被青島市政府確定為“全市小康示范村”,如何搞好社區的長期開發成為全體居民和各級政府廣為關注的問題。經過多次邀請國內外專家、各級領導進行實地考察和深入地研究論證之后,社區聘請美國、德國以及國內三家極為知名的研究設計院聯合為其作整體規劃,將后田社區的發展定位于可持續發展、生態化、人性化的全國高檔小城鎮。
根據這一規劃,后田社區將把社區內所有企業進行搬遷,將拆遷企業和舊村改造騰出的土地進行整體商住生態開發。爭取利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完成開發,全力打造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生態平衡的城鎮社區。屆時,在后田社區1平方公里左右的地域內將會有銀行、學校、幼兒園、會所、酒店、賓館、大型購物中心以及別有特色的商業街,逐步形成一個以此為中心,不斷向四周輻射的商業文化密集區。
現在,后田干群正齊心協力,在奔往實現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上昂首前進!錢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