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在問,為什么青島出了這么多的知名品牌,這與當地政府有怎么樣的關系?我說,關系大了。政府在自主創新過程中,起到了‘于無聲處’的作用。”市政協常委、市科技局局長李乃勝說,青島市政府在培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內源活力方面所起的作用,突出體現在對企業家強有力
的扶持與保護上。在“十五”期間,青島市政府在制定戰略規劃、打造政策環境、進行資源配置、建設科技平臺、加強人才培育五個方面促進了我市的科技進步。比如青島市在全國較早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獎勵基金、較早地重視到基礎科研的地位、較早地建立了一系列重點實驗室,青島市對院士的補貼在全國也是較高的,哪一個城市將科學家的塑像放在城市里最美的地方,讓世人瞻仰?今天,當全國各地都開始重視自主創新時,青島如何才能保持優勢地位?李乃勝說:“最關鍵的是,青島要爭取成為全國首批創新型城市。”
市政協委員、市知識產權局局長楊成志從專利申請角度,用數字對我市的自主知識產權現狀進行了分析。他說,2001年專利申請量超過兩千件,2005年突破五千件。全市專利申請總量和授權專利總量分別居全國同類城市的第五和第四位。在我市專利申請和授權中,以企業、大學、研究機構為主體的職務發明占到總量的60%以上,遠遠高于全國36%的比例。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青島市的自主創新走在全國前列。楊成志認為,從知識產權的角度來說,青島市應該盡快制定城市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從自主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保護和實施入手,提高城市的自主創新能力。政府應該盡快建設針對我市技術創新特色的專利信息文獻平臺,為科研人員提供專利檢索信息服務。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切實保護發明人的合法權益。
去年,海信集團研發出了國內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視頻媒體處理芯片“信芯”,“信芯”成為青島自主創新能力的標志。政協委員、海信集團副總工程師張建萍回顧海信在自主研發過程中,青島市政府所起的作用時說,這些年來,海信的每一次技術創新都離不開青島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十一五”期間,像海信這樣的大企業對青島市政府還有哪些希望呢?張建萍說:“我希望青島市政府能大力發展教育。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海信大批量地從本地大專院校招聘員工,但進入本世紀以后,海信不得不到西安、成都、北京、上海的知名院校選拔人才。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青島教育水平與青島家電產業發展已經不相適應了。美國沒有斯坦福大學就沒有硅谷,充分說明了在自主創新時代,教育與產業的密切關聯。青島要成為家電產業中國的硅谷,就離不開教育的支撐,離不開知名大學。”
本報記者 張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