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號19號脫穎而出 贈臺大熊貓遴選結果揭曉乳名征集活動即日啟動
據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國務院臺辦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曹清堯在發布會上宣布了贈臺大熊貓遴選的最終結果:經過海峽兩岸專家們218天的共同努力,16號、19號從23只候選大熊貓中脫穎而出
,成為大陸同胞贈送給臺灣同胞的一對大熊貓。 這對大熊貓來自大熊貓種質資源最豐富、飼養繁殖技術最成熟的四川臥龍中國大熊貓研究中心,16號系雌性,呼號為“黃毛丫頭”,年齡1歲零5個月,體重48公斤;19號系雄性,呼號為“小乖乖”,年齡1歲零4個月,體重46公斤。
曹清堯介紹說,這兩只大熊貓身體健康狀況和心理健康狀況都很好,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它們出生以來從未生過病,采食行為、活動行為、社交行為、生活習性等都表現正常,無不良或機械行為。臥龍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曾通過三種不同的飼養環境作比較,這兩只大熊貓均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適應新環境,在同齡熊貓中屬對環境適應能力很強的熊貓。選擇它們作為最佳配對,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是遺傳上無親緣關系;二是外貌非常可愛,體形比較般配;三是性格互補,相處非常和睦。
他表示,作為大熊貓保護的主管部門,國家林業局十分重視向臺灣同胞贈送大熊貓的挑選工作。整個挑選過程可謂慎之又慎,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贈送給臺灣同胞的這對大熊貓是最好的。
曹清堯宣布,為這對大熊貓征集乳名的活動即日正式啟動,截止日期為2006年1月21日20時。歡迎兩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及友好人士廣泛參與征名活動,發揮自己和身邊人的智慧,給這對大熊貓寶貝取兩個好名字。遴選出來的10對候選乳名將在中央電視臺2006年春節聯歡晚會上通過觀眾投票產生最終結果。
征名活動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辦,委托《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綠色時報》、中國臺灣網、新浪網承辦。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陳潤生在發布會上介紹說,乳名可由兩個不同的漢字組成,也可以是一個漢字的重復,如“小華”、“榮榮”等,要求能夠充分體現兩岸同胞的愿望和心聲。征集乳名的具體要求和格式,將在授權的媒體上發布。此前已開展了相關乳名征集活動的機構、媒體,可將已收集到的符合此次征名活動要求的乳名交給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