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要求醫院對危重病人不許見死不救 醫療糾紛多院長要下臺 晚報訊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今后公立醫院要建立平價病房,少開特需醫療服務;醫生收入不許與業務收入掛鉤,醫療糾紛多的醫院,院長要下臺。在昨天上午召開的全國衛生工作會上,衛生部部長高強要求,
各地要積極探索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具體措施和辦法。 多建立平價醫院
據了解,這些具體措施和辦法包括,鼓勵地方建立“惠民醫院”或“惠民病房”,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為低收入人群提供安全、有效、價廉的醫療服務。各地市都應該選擇部分公立綜合醫院,作為轉換運行機制的試點,建立平價醫院或平價病房,主要為參加合作的農民、城市下崗職工、失業人員、低保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及老人、兒童服務。對平價醫院實行預算式全額管理,收入上繳,支出由政府核撥。
少開特需醫療服務
清理和規范公立醫院開辦的特需醫療服務項目和內容,對公立醫院開辦特需醫療服務要實行必要的調控和干預,用于特需醫療服務的病床數不得超過總床位數的10%,防止盲目擴大特需醫療服務取得的收入。從嚴控制大型醫院建設規模,禁止醫院擅自利用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購置大型醫療設備,嚴格醫院高新技術和設備準入。
降低醫療檢查價格
加強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規范醫療服務項目,合理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降低過高的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改革藥品的價格管理機制,從源頭控制價格虛高。改進藥品采購管理,規范藥品采購行為,降低采購成本和藥品價格。
醫院不許見死不救
除彌補醫療服務成本外,應建立醫療救助基金,用于解決弱勢人群的特殊困難。對于危重病人和需要救助的病人,要堅持先救治后結算的原則,絕不允許見死不救。屬于救助對象的,醫療費用通過民政部門救助經費解決;不屬于救助對象的,通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農民合作醫療、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或社會捐助的資金解決,地方財政應給予專項資金支持,醫療機構也要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實施積極救助。
取締醫生開單提成
規范公立醫院收支管理和人員分配管理,嚴禁個人收入與業務收入掛鉤,醫務人員收入不能同醫療服務收費掛鉤,堅決取締科室承包、開單提成、小金庫等違規行為,把公立醫院真正辦成為群眾提供優質低價服務的公益性醫院。
群眾意見大院長要下臺
衛生部決定,設立專門的醫療服務監督機構,會同各地建立對醫院的評價和巡查制度。重點巡查三級大型醫院,主要檢查醫院在規范服務收費、監督合理用藥、規范內部收入分配、提高服務質量、減少醫療糾紛等方面。對管理混亂,醫療糾紛不斷,群眾意見很大,或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醫院,要及時撤換院長。
■新聞鏈接
成立“兩局”
在昨天召開的2006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記者了解到,衛生部疾病控制司將更名為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衛生執法監督司更名為衛生部衛生監督局。
據了解,今后“兩局”的工作重點主要有,明確各級各類公共衛生機構的職責分工,建立問責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健全各級各類公共衛生機構的規范化管理制度,制訂明確的考核標準,建立科學的考核評估機制;加強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職業環境衛生等公共衛生監督執法。
防控體系基本建成
衛生部日前宣布,為期三年、總投資105億元、全國2416個以各級疾控中心基本建設為主的疾病預防控制項目已基本完成;總投資164億元、全國2649個以傳染病院(區)、醫療急救中心為主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項目進展比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