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對于數以百萬遠離家鄉的農民工來說,春運幾乎和吃餃子、穿新衣一樣,成了春節的一個象征。自1月14日起,為期40天的2006年春運又要開始了,民工回家到底順不順?火車票到底好不好買?……
"昨天工地給我結清了工錢,現在我口袋可不一樣了。今年可以回家過個好年了。”1月7日上午9時20分,在熙熙
攘攘的濟南長途汽車總站,等候發往魚臺縣客車的李偉拍著自己的上衣口袋,壓低聲音告訴記者。
按照往年“常規”,我省民工客流一般應在臘月十五后大批出現。由于近年政府清欠民工工資力度加大,不少企業工錢結得早,加之春運期間票價上調,不少民工選擇提前回家。記者從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廣場汽車站、火車站等站點了解到,從上月底,就有成群結隊拖行李帶包裹的民工從青島等地“流出”。
我省是農業大省,省勞動保障部門的數字顯示,目前我省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者估計在110萬以上。其中,省內主要是西部流向東部打工,出省務工的不到30萬人。此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省境內有來自東北、河北、河南、四川等地的打工者近40萬人,這些人群是每年春運的“主角”。民工節前回鄉,節后返城,甚至占到春運客流的1/3以上。
此外,由于票價低,鐵路往往成為民工首選的交通工具,其次才是公路。濟南鐵路局前兩年的發送旅客統計數字顯示,這兩年每年發送民工客流都在110萬人次以上,主要由青島、濟南流向魯西、魯西南、魯南以及四川、安徽等地。今年民工數量再次增加,據濟南鐵路局預測,鐵路節前客流是以學生、民工為主的探親流。節后主要的則是外出務工客流,預計總量達100萬人,自2月12日出現,一直持續到4月底。(高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