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家屬向記者展示天價帳單
![]()
患者住院期間帳單
患者翁文輝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花去550萬元人民幣治療費一案還懸而未決,12月8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時空調查》播出了《天價藥費不是個案》,住院四個月花費120余萬元,一樁不久前發生在深圳人民醫院的天價藥費事件也浮出水面。
患者諸少俠因心臟衰竭在深圳人民醫院住院119天后病故,醫療費用
92多萬元,再加上醫院推薦家屬自費購買的藥品費用,諸少俠住院119天的費用高達120多萬元,家屬在核對
賬單時發現,一系列奇怪的的治療方法和收費開始浮現出來。據患者家屬稱,某一天賬單曾經顯示過26次抽血紀錄。
更為讓人奇怪的是,賬單上也有一天搶救60次,59次成功的紀錄。而家屬翻看當時的處方,數來數去只有17次。剩下43次不知道是在哪里。醫院規定,大搶救一次是300元,中搶救250元,小搶救150元,大中小是什么限度,醫院卻沒有人知道,誰也說不清了。
患者家屬反映,這份120多萬元的賬單中,存在幾十萬元的亂收費問題。據悉,經過深圳市衛生局的調解,深圳市人民醫院退回了患者家屬一部分調查認定屬于亂收的費用。
《東方時空》的記者在節目中對哈爾濱和深圳兩地發生的天價藥費事件進行了比較和分析之后發現了其背后驚人的相似之處:兩個事例都是患者家屬在交了天價藥費后才發現賬單有問題,才想到去查賬;他們都享有醫療保險,藥費很大一部分可以靠醫保報銷;醫院一開始基本不認錯,患者質疑醫院的收費問題,醫院找各種理由將其搪塞過去,如果醫院是盈利性質,那他就更不可能承認自己的過錯了。
根據2004年5月1日衛生部的通知,全國的醫療機構應該執行醫務公開,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執行患者住院“一日一清單制”,不分解收費,不超標準收費,不自立項目收費。
為什么在兩起添加藥費的事件中航事例中都沒有做到一日一清單呢?《東方時空》在更大范圍內做了一個調查,數據表明,大約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希望自己在住院期間每天能夠看到清單了解費用支出情況,但是面對醫院這樣龐大的醫療機構來說,患者是弱勢群體,不敢和醫院叫板是人們的普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