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后,北京市會陸續將一些弱勢群體失業數據列入失業登記范圍,使他們享受到更多的失業保險優惠政策。前日,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張欣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
張欣慶介紹,“十一五”規劃指出,北京市末期失業率擬控制在3.5%以內,2006年確定控制數字為2.5%,這些數字的確定和失業人員
增加的情況及勞動力供給狀況有關。
張欣慶說,5年之內失業率增加了一個百分點,這主要由于失業登記的范圍陸續擴大,以前主要登記和單位解除合同后,辦理失業保險登記的人。去年初步擴大到有勞動能力的低保人員、“農轉居”人員和殘疾人員,今后還會陸續將其他弱勢群體的失業數據統計進去,目的是使他們享受到更多的失業保險優惠政策。
張欣慶說,無論何種群體,無論本地人、外地人,在就業權方面都將一視同仁。例如免稅政策、小額貸款等11項政策,都是政府出臺的輔助困難群體就業的政策。
教育方面,“十一五”期間,政府將會繼續鼓勵城區教師支援農村教育,調整中小學布局,使教育資源朝著均衡化方向發展。
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學超稱,在示范高中認定方面,大規模建設示范高中的做法已經告一個階段,但一些高中向示范高中去努力,一旦達到條件,就可以隨時認定,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優質教育。十一五期間,到2010年,北京市七成高中生將享受到優質教育。
十一五期間,北京市高考錄取率將穩定在7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60%左右。
解讀
開發社區公益崗位擴大就業
核心表述
完善產業政策和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社會保險補貼等各項政策,引導和促進就業。促進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就業,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
張欣慶(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十一五”期間,要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3年安置30萬人。這些就業崗位主要是社區公益性就業崗位,由市區兩級財政進行補貼。開發的崗位主要有保安、保潔員、協管員、家政服務人員等圍繞居民生活服務的崗位。勞動部門還將加大力度,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史朝(市政協委員):北京是資源稀缺的城市,政府也提出要對人口進行控制,其實就業就是一個很好的控制辦法,北京應該提高就業的門檻,這樣就會減少人口的壓力,人口少了,就業的壓力自然也會減少。
吳忠民(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教研室教授):社區公益性就業崗位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就業問題,但是這些崗位的選拔不應局限在北京市居民,應該在所有人中公平選拔,這對北京居民也是一種壓力。
人財物力向薄弱學校傾斜
核心表述
調整中小學布局,實施新的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組織城鎮優秀教師到郊區薄弱校支教,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地區任教,著力提高教師整體素質,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耿學超(市教委主任):市政府今后會將人財物力向薄弱學校傾斜,如條件較差、基礎較差的學校,促進他們更快發展,使得每個區域的孩子都能得到均衡受教育機會。“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將繼續鼓勵城區教師支援農村,這一方面有利于將城市優良的教學經驗影響、感染農村;反過來在條件較為艱苦的環境教學,對城市教師也是鍛煉。
吳忠民(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教研室教授):教育如果不能均衡發展,那么壞處太多了。一方面,小孩兒從小就會有“三六九等”的思想,對心理發育不利;另一方面,學校設備可以更新,但是校舍就沒有必要太奢侈,要強調實用性。當然,完全抹平不太可能,但是不能把這種差距拉的太大。各個學校、包括打工子弟學校,應該由政府按人頭統一劃撥經費,逐步縮小校際差距,促進教育均衡化。本報記者
湯旸 王薈 申劍麗 劉洋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