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亞洲六大外匯儲備持有者都減持了美國國債,僅中國大陸就減持了46億美元。這是美國財政部近期公布的最新數字。
美財政部官方網站刊載的“美國國債主要外國持有者”資料顯示,2005年9月底,中國大陸持有的美國國債為2522億美元,而到10月底,這個數字減少到2476億美元。
綜合美財政部公布的2003年1月以來的歷史數據,僅就絕對數量而言,去年10月是近3年來中國減持美國國債金額最多的一個月,以前3次減持分別發生在2003年8月、9月和去年7月。
除中國大陸外,去年10月,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印度、日本和韓國這全球五大外匯儲備經濟體也減持了美國國債,其中日本減持數量最多,為57億美元。
除了絕對數量外,美國國債在中國外匯儲備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斷降低。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去年10月底,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7849.02億美元,同時期持有的美國國債為2476億美元,后者占比為31.55%。而在一年半之前的2004年6月,這一比例為41.28%。
美國國債是中國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星期,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的一份報告認為,中國的外匯儲備中約80%是美元資產,存在隨美元貶值而縮水的風險。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教授昨日指出,中國減少美國國債的持有量,反映出央行有意識地優化外匯資產配置。“從整體上講,我國匯率制度改革將帶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溫和升值,因此有必要減持一些美元資產。”他認為,之所以減持美國國債,是因為其中長期利率走勢難以判斷,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就外匯儲備的整體資產配置而言,他建議中國今后可以適當增持一些企業債。此外,鑒于日本經濟的強勁復蘇,他還建議未來增持部分日元資產。(李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