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舉行的青島市教育學會五屆二次年會上,來自島城學校、教育主管部門的教師、領導就如何認識素質教育和實施素質教育展開討論,部分發言一針見血地提出了在素質教育認識和實施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陷入的誤區。 誤區一:素質教育排斥升學率 &nbs
p;很多人甚至是教育工作者也認為,搞素質教育就要屏棄“應試”。 在教育學會年會上,市教育局局長徐劍波提出“素質教育與升學率的提高是一致的,二者在要求上是統一的。”徐劍波說,2007年山東省的高考將在自主命題的基礎上邁出改革的步伐,這就是為了改變原有選拔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和引導并開發人才素質中的創新精神。我市的教育必須正視現實,滿足我市的優秀學子升入高一級學校培養自身創新品質的合理要求,高中教學有為高一級學校選拔新生的任務。但是,滿足升學要求的同時還要加強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與升學率的提高是一致的,二者在要求上是統一的。學校和教師力求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掌握知識。 誤區二:素質教育就是文體教育 素質教育就是要多搞活動。 素質教育就是讓孩子學特長,琴棋書畫樣樣都行。 素質教育就是多讓孩子玩,多開展體育活動,少一些學習負擔。 說起素質教育,很多人難免要提及各種文體活動和特長培養,甚至將教育的主要目標放在了各種各樣的活動組上,將這些特長培養凌駕于文化課學習之上。凡是素質教育成果展示,就是各種文體、興趣小組的成果展示。 對此,市教育局教科所所長翟廣順認為,有人把素質教育對應成了某種具體的教育模式,或者在實踐中把素質教育簡單地等同為課外活動、文體活動,這些都是認識上的很大誤區。真正的素質教育,所帶來的變化應該是全方位的、整體的。 翟廣順說,教育工作者應當形成這樣的共識:素質教育是以促進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為價值取向,以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合格公民為培養目標,以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為顯著特征。記者冷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