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閏七月巧事不少 一巧:一年迎來兩度春 更巧:立春遇上甲子日
晚報訊 即將到來的狗年(丙戌年)很特別。昨日,記者從青島觀象山天文臺了解到,這個狗年一共擁有385天,人們將度過本世紀最長的一個農歷年。在這個狗年里還將出現一年雙春的現象,最巧的是立春巧遇“甲子”日。
閏七月
翻開即將到來的狗年日歷,就會發現這個狗年“閏七月”。為什么會是“閏七月”?青島觀象山天文臺工程師孫立南解釋說,農歷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或355天,比回歸年365.2422天少11天左右,每過四年就要少一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為解決這個問題,便采用增加“閏月”的辦法。狗年七月后的那個月只有節氣白露,立秋后的中氣處暑落到另一個月去了,這樣七月后便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因此便把七月后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沿用七月的名稱,定為“閏七月”,這就是今年“閏七月”的道理。
這個狗年有8個大月,5個小月,是本世紀大月個數最多的有閏月的年份,所以它就是本世紀最長的一個農歷年。
一年雙春
“明年狗年,市民可以度過2個立春。這種現象被我們稱為‘一年兩頭春’。”孫立南說,閏月讓這個狗年包含25個節氣,其中含有兩個立春日,即丙戌年的正月初七立春,同年臘月十七又再次立春。
“立春落在哪一天,或一年中有幾個立春都是歷法科學編排的結果,它與人類的吉兇禍福,世事風云毫不相干。”孫立南告訴記者,“一年兩頭春”現象每隔幾年便會出現一次。
立春逢“甲子”
孫立南還告訴記者,2006年2月4日即丙戌年正月初七“立春”,其“干支紀日”恰恰又是“甲子”。立春是一年四季之首,而“甲子”又是“六十甲子”之首。兩“首”相合,十分罕見。
孫立南對記者說,這種情況雖然十分罕見,但純屬巧合,無關兇吉。(記者 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