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鐵路改制有望試水山東。近日,記者從濟南鐵路局獲悉,鐵道部正在醞釀5家鐵路企業分拆進行海外上市。其中,膠濟線、大秦線等成為首批改制標的之一。如果此計劃得以實施,膠濟鐵路有望成為繼廣深鐵路后全國第二條海外上市的鐵路干線。
據有關專家分析,之所以選擇膠濟線、大秦線
等鐵路線路分拆上市,是因為這些線路客運流量較大,盈利能力相對較好。同時這些線路處于鐵路路網末端,資產相對清晰、核算比較簡單。即使出現問題,對于整個路網影響較小。
膠濟鐵路堪稱山東境內最繁忙的“第一黃金通道”。目前,鐵道部門正在對這條線路進行電氣化改造,預計今年全國大提速前將改造完畢。鐵道部還計劃投資約110億元再建一條復線鐵路,使膠濟鐵路由雙線變為四線運行,分別作為客運專線和貨運專線。
對于這樣一條盈利能力較強的鐵路線,為何要選擇海外上市?
山東交通學院吳清珍教授分析,近幾年鐵路建設資金缺口越來越大,鐵道部計劃利用干線客運專線和城際客運鐵路等項目建設,積極尋求境內外投資者,以股份制形式聚集社會資本。但根據鐵路資產規模和國內資本市場狀況,選擇海外上市無疑可以融到更多的資金,而這些線路一旦海外上市成功,將會給鐵路建設開辟新的投融資渠道,為整個鐵路系統注入新鮮血液。
膠濟線改制上市將遇到不少難題,濟南鐵路局一官員介紹,一列車次營運涉及沿線各個環節,成本如何單獨核算?營運中火車跨越膠濟線,進入其他支線、干線時收益如何公平分配?鐵路基礎設施與客貨運輸如何分拆?這些都是膠濟鐵路海外上市將遇到的難題。
業內專家認為,按照世貿協定,到2007年中國鐵路所有客貨運將全面對外資開放,鐵路體制改革已迫在眉睫。膠濟鐵路一旦海外上市成功,將會給國內其他鐵路線樹起一個可堪效仿的改制模式。(高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