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犯跟蹤受害人多天,三名案犯均只有18歲
●兩名受害女子一人死亡,一人被刺10余刀后裝死躲過一劫
●開發區警方歷時半年跨躍五省靠高科技手段終破此案
(記者 金海善 通訊員 王志剛 劉金磚 攝影報
道)昨日,3名涉嫌搶劫,并殺死銀行職工的犯罪嫌疑人被開發區檢查院依法逮捕。
案件發生在2005年6月28日晚8時。煙臺某銀行兩位女職工回宿舍,遭三名男子持刀搶劫。一名女子身中多刀失血死亡,另一名女子被刺10余刀后,靠機智躲過一劫。煙臺市開發區公安分局用整整半年時間,使用多種偵破手段,連續奔波五省,終于在圣誕平安夜的前夜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深夜
值班室闖進一血人
2005年6月28日晚22時許,開發區某公司正在值班的門衛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門衛抬頭一看,差點被嚇暈:一名年輕女子披頭散發渾身是血,驚惶失措地向他呼喊。
門衛沖出門外,從女子斷斷續續的述說中得知,她遭遇了搶劫,請求幫助報警。值班室沒有電話,門衛以最快速度跑到馬路上,攔下一輛出租車,出租車司機立刻掏出手機撥通了110。
不到5分鐘,開發區公安分局民警便趕到了現場,年輕女子剛剛說完“姓高,是煙臺某銀行員工”之后,便失去了知覺,民警迅速將其送往107醫院搶救。
夜晚
宿舍樓下被劫持
6月29日早晨,刑警大隊的偵查員再次來到107醫院。手術后剛剛蘇醒的高某驚魂未定,斷斷續續地回憶著那惡夢般的經歷:
6月28日下午5時30分下班后,高某坐著李某的賽歐車去吃飯,晚8時左右,兩人返回位于某銀行鳳凰臺支行的宿舍樓下。剛停穩車,3名年輕男子持刀鉆進轎車,威脅兩人不要吱聲,便開始搜包。翻出銀行卡、手機和MP3等物品后,其中一男子對李某說:“我們已經盯你很多天了,拿出20萬元便饒你一命!”李某說自己沒有那么多錢,三人不聽,一名男子駕車,另外兩人男子陸續下車,拿著李某的銀行卡到附近銀行取錢。
在芝罘區沒有找到合適的取款機,3人又脅持李某和高某駕車來到萊山區,由于不熟悉地形,沒有找到自動取款機,晚9時許,他們又駕車返回鳳凰臺支行。
正當兩名男子下車取錢時,一位賣雜貨的老太太推車回家,由于被轎車擋住去路便敲打車窗,他們立即返回轎車,駕車離開。轎車一直開到開發區,在開發區找到自動取款機后,他們分三次取走了近2800余元現金。
少女
佯裝死亡撿回性命
隨后,三名男子駕車將高某和李某帶到開發區海邊防護林內,并先后將兩人帶下車逼問銀行卡密碼。李某第二次下車后,便沒有回來。一男子說李某被捆在一邊了,讓高下車并用衣服勒她的脖子,高某感覺有人正拿刀捅自己,當即倒地佯裝“死了”。見高某已經沒有氣息,3人逃離了現場。
10分鐘后,高某感覺周圍沒有動靜,估計三名男子已經走遠,立刻掙扎著爬起來,向防護林外狂奔。順著亮光,披頭散發的高某找到一個養豬場,敲門時,一男子誤認為高某精神異常將其趕走。高某又磕磕絆絆地跑到了附近一家公司,看到門衛值班室亮著燈光,她強忍疼痛敲響了門。高某及時報警為搶救贏得了時間,在保住自己性命的同時,她成了日后破案的重要證人。
根據高某的講述,偵查人員分析李某可能已經遇害。開發區公安分局當即調集武警,帶著警犬對茂密的防護林進行搜查。經過2個多小時的搜索,在黃河路北側海邊防護林內,民警發現了李某的尸體。經過法醫鑒定,李某背部被刺10余刀,最深處達胸腔,造成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高某也有10余處刀傷,最深處達腹腔,失血性休克,重傷。
偵查
一波三折陷入困境
直到今天,當辦案人員介紹案情時還在感嘆,想不到原本看上去情節簡單的一起案件,偵破過程卻是那么的曲折。
案發在旅游旺季,案件影響惡劣,開發區工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武維剛,副局長王春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指揮破案。同時,煙臺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李偉也帶領刑偵人員趕到了現場。專案組在現場成立了。
隨后,煙臺市公安局分管副局長都建軍、市局刑警支隊支隊長王盛林也趕到開發區,與開發區分局領導一起詳細研究案情,最后確定此案排查的重點應為死者身邊的熟人。根據布置,偵查員兵分兩路:一路調查李某身邊的熟人,一路追蹤失蹤的賽歐轎車。
通過對煙臺所有路口監控錄像的檢索,警方很快發現,事發當晚被搶的賽歐車沿煙青一級路駛出了煙臺,通過對各收費站和卡點錄像查找,發現賽歐車于第二天凌晨2時許進入青島。對李某熟人的調查過程中,警方也發現,一張姓男子與其來往密切,常在青島和萊州生活。
警方立刻對張某和張某身邊兩名經常聯系的男子王某、李某進行調查,并追蹤失蹤的車輛。然而,在若大的青島市,要找到一輛小小的賽歐談何容易。
就在專案組一籌莫展之時,2005年7月8日,青島交警接到線索,一輛賽歐轎車在李滄區被發現。正在青島辦案的民警立刻對失蹤車輛和所在小區實施監控。炎熱的夏季,夜晚,他們蹲在隱蔽處,身上被蚊子叮滿了疙瘩,白天既要頂著炎熱的高溫,還要防止驚動可疑人員,困難可想而知。然而,兩天兩夜的蹲守,沒有發現可疑人員靠近車輛。
隨后,青島交警以堵塞小區交通的名義將賽歐車拖走勘查。車上,民警發現了被搶物證,并提取了數枚指紋。鑒于3名嫌疑人都是東北口音,專案組派出一組力量赴東北三省與當地警方協調進行指紋比對。
讓辦案民警失望的是,指紋比對毫無收獲,讓受害人高某辨認,張某等3人也不是對其實施犯罪的嫌疑人,3人被排除作案嫌疑,案件擱淺。
監控
錄像鎖定嫌疑人
專案指揮部對案件再次進行梳理,根據“可能是熟人作案”,決定繼續對李某外圍人員展開排查,同時,通過省公安廳協調多個部門,動用高科技手段對案件展開調查。在調取銀行監控錄像時,警方發現犯罪嫌疑人中一人捂著臉,另一人有搖頭跳舞的動作細節,分析認為,犯罪嫌疑人應為吸毒人員。
辦案民警帶著監控錄像資料,再次來到青島。在對在押涉毒人員進行辨認時,一條重要線索浮出水面,已被青島警方抓獲的王某和李某認為一人名為“張天一”,又名張巖;另一人為“洋洋”,兩人分別是黑龍江省綏化市和雙鴨山市人。
根據這一重要線索,辦案民警再次趕赴黑龍江,查清“洋洋”真名叫王振,并獲取了王振的照片。王振自2004年涉嫌傷害致死案后,成為當地追捕的網上逃犯,當地警方對其關系人進行了一年多的偵控一直毫無消息,線索的再次中斷。
辦案民警又趕往綏化市,根據年齡段,及姓名同音查詢,類似“張天一”的男性近百人。結合身高等特征,民警篩選出三人,誰知,這三人的照片發回青島辨認時,卻被否認。案件變得撲朔迷離。
精確定位
異地實施抓捕
案件偵破再次轉回山東。在押的王某和李某都稱“張天一”(張巖)曾有一關系密切的男友,警方對這名男子調查后,查清了他的家庭等相關情況。結合前期在黑龍江對張巖的調查,警方安排王某用多種方式與張巖聯系,并實施監控。很快,警方獲得一條線索,張巖有個關系很好的朋友要回東北結婚,張巖肯定會參加婚禮。通過比對篩選,警方很快又查找到與張巖聯系密切的犯罪嫌疑人吳雙璞。
通過哈爾濱等地警方的密切配合,煙臺民警通過秘密偵察,在綏化市查找到了張巖的所處位置。12月23日19時許,民警確定張巖在綏化市一居民樓內。綏化、煙臺兩地近20多名民警將這一居民樓團團包圍。經進一步工作,確定目標在2單元4樓。全面布控后,民警以催繳取暖費為由敲開房門,沖入室內,屋內4名青年男子還沒反映過來,便被民警控制住。經突審,其中一人為張巖剛結婚的朋友,另3人正是張巖、王振、吳雙璞3名犯罪嫌疑人,3人能同時落網讓警方沒有料到。
解押
劫匪被密押回到煙
當晚,獲知嫌疑人全部落網,煙臺專案組工作人員一夜沒有合眼,6名武警當晚趕赴黑龍江協助押解犯罪嫌疑人。
在當地火車站,由于通往煙臺的火車只有一個車次,獲知消息的嫌疑人親屬20余人趕到火車站企圖阻撓。為防止發生意外,當地警方及時將犯罪嫌疑人轉移,并協調鐵路公安,將押解小組直接送上開往大連的火車,鐵路警方全程配合,火車到達大連時,大連警方派出的警力將他們直接送上了開往煙臺的客輪。
2005年 12月28日下午,當押解小組到達煙臺港時,早已等候在碼頭的武維剛局長與專案組人員迎了上來,向凱旋的民警祝賀并慰問。
這一天距離案發正好半年。
警方審查得知,張巖、王振、吳雙璞3人年齡均為18歲,其中兩人父母離異,一人父母感情不合,3人在家中均無人顧及。他們聽李某的朋友張某說其在銀行工作,并有私家車,于是動了殺人劫財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