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鄭州1月30日電(記者李麗靜)據《河南日報》報道,河南省委領導要求撤除省委門口設置的交通崗和封閉省委南北
院的專用通道。當地群眾對“大官”辦“小事”這一做法豎起了大拇指。
從省委南院到北院,從高架橋下繞行,省委領導們上班也就是增加了5分鐘路程,卻解決了社會車輛的暢通問題,給趕路的老百姓節省了時間。一位出租車司機感慨地說:“現在這條路跑起來真爽!聽說這是省委領導親自過問的,真沒想到這么大的領導,還這么體貼,這么細心,連這樣的小事都為我們操心呢!”
一個時期以來,少數領導干部只顧做“大事”,忙于修大廣場、蓋高樓、建標志性建筑,對于關乎民生的“小事”卻不屑一顧。一些群眾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屢次反映也得不到解決,只能干瞪眼。這種現象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其實,對于執政黨和政府來說,人民群眾的事不應有大小之分。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眼里的“小事”,很可能是群眾的大事。有時領導同志只需說一句話、批幾個字,不過舉手之勞,卻能夠解決老百姓長期難以解決的生活難題。如果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都能多為老百姓辦好一件件“小事”,就能解決很多很多老百姓的大難題。
正是千百萬個涉及百姓利益的一件件小事,才構成了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定團結的大事。能不能辦好人民群眾關心的一樁樁小事,都體現著黨的執政能力、政府的行政能力。“小事”折射形象,“小事”關系黨風、政風。群眾評價黨員干部的形象、作風,不僅僅是看你辦了幾件大事,更主要的是看你平時在“小事”上表現得怎么樣。
前不久,中央提出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動和諧社會建設。關注民生從“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滿腔熱情地為老百姓辦好事、解難事、干實事,才能夠贏得群眾的信任,百姓的擁護。(完)
部委關注民生出臺舉措 確保百姓歡度祥和春節
發展改革委派出的檢查組了解到的部分省市情況,節日市場價格秩序基本平穩,價格欺詐行為受到查處,經營者價格行為趨于規范。
2006地方“兩會”呈現諸多新意 更關注民情民生
關注民生,是今年地方“兩會”的一大特點。在河南省“兩會”上,省長李成玉闡述“十一五”發展規劃時明確表示,要更加關注民生,進一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的問題。“就業社會保障”、“兩免一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貧困人口脫困”……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民生問題的內容,占據報告全文的1/3左右。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也大篇幅提出了解決民生的問題,“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一定要想法子解決,可以推出一些優質醫療服務品牌,切實讓公眾滿意。”北京市市長王岐山表示。而在浙江省省長呂祖善承諾的今年十項政府項目中,件件與農民相關:無論是就業和社會保障,還是農村衛生醫療和鄉村基礎建設。另外,縮小城鄉差別、農村免費義務教育以及給予外來農民工市民待遇等問題也體現在各地的“十一五”規劃中。
關注百姓的幸福就是關注民生
哪個城市的人感覺最幸福?什么人感覺最幸福?《2005中國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調查報告》一出籠,即把公眾吸引到一個可謂人人關心同時又是人人說不清的“什么才算幸福”的爭論上。
責任編輯:王國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