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范獻豐 楊帆)
9歲男孩陽陽正專注地玩著電腦游戲時,突覺眼睛酸澀,于是他一邊目不轉睛繼續盯著屏幕,一邊拉開抽屜摸到“眼藥水”就往眼睛里滴。剎那間,眼球一陣刺痛——陽陽錯把502強力膠當成了眼藥水。
無獨有偶,20天前,市民倪女士也錯滴了強力膠。至今短短一月內,一老一少竟都錯將
強力膠當成了眼藥水,記者發現,膠水和眼藥水的外包裝實在太相似了。
回放
小孩拿錯眼藥水
正讀小學的陽陽家住國定路,放寒假后便天天窩在家里打游戲,有時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前幾天,父母看到他常揉眼睛喊疼,便買來眼藥水,叮囑他每天定時自己滴。前天事發時,陽陽正緊盯著屏幕,隨手在抽屜里摸到“眼藥水”便往眼睛里滴。哪知剛滴進左眼,眼睛便怎么也睜不開了,被急送長海醫院救治。
大人也會犯糊涂
今年1月15日,家住浦東的倪女士因眼睛發癢想滴眼藥水,卻錯拿了剛粘完孫子玩具的強力膠。突然間,只覺眼睛冰涼,緊接著眼睛就被粘住了。
調查
膠水藥水難辨別
強力膠水和眼藥水,根本不“搭界”的兩樣東西,為何會頻頻被弄混?昨天記者調查發現,502強力膠實在和各類眼藥水的外包裝太相似,若不仔細查看,很容易混淆。
記者購買了三瓶不同品牌的眼藥水,與被陽陽誤認為是眼藥水的昌鵬牌502強力膠比較發現,這四個瓶子外形幾乎如出一轍,都是半透明塑料小瓶包裝,高約3厘米左右。由于瓶身較小,很容易忽略包裝上的說明文字。此外,與一般人心目中膠水很粘稠的印象不同,這種502強力膠晃動起來絲毫不掛瓶,看起來和眼藥水一樣,使人更難以分辨。兩者唯一的不同是,眼藥水的瓶蓋較大,而強力膠的瓶蓋則又細又尖。記者在街頭隨意詢問了15位路人,撕掉外包裝后,這15人竟都“不識”強力膠,一致認為它就是眼藥水,至于瓶蓋的大小,多數人認為這只是不同品牌的區別。
記者隨后致電昌鵬牌502強力膠的生產商浙江臺州康達化工有限公司,當記者詢問是否有人投訴膠水外包裝時,對方立即掐斷了記者的話:“你說的是包裝像眼藥水吧”,但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隨即表示沒有接到過類似投訴,同時他還表示,市場上還有比他們的產品更像藥品包裝的強力膠產品。
建言
建“家庭危險品庫”
記者采訪多位市民發現,有過誤把強力膠當作眼藥水經歷的人還真不少。受過“皮肉之苦”教訓的鄒先生,從此將強力膠列為“家庭危險品”,專門裝在一個盒子里,擺在孩子、老人拿不到的高處。而朱先生的經驗是:“建立‘家庭危險品庫’,小心存放!
注冊專用避免混淆
還有一些市民則提出,既然商標、包裝都可以注冊獨家使用,那么行業協會何不出面將某種特殊商品的形象注冊為“獨家使用”呢?惲女士表示:“如果把這兩個形象注冊專用,就不會再混淆了!
-晚報提醒
誤滴膠水切勿揉眼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常青提醒,如果發生膠水誤滴現象,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叭绻彝ゾo急救治,只能用潔凈的清水沖洗受傷眼睛,但切記不能用力揉眼,因為眼睫毛被粘合后很容易因此改變方向倒向眼睛里面,從而損傷眼球表面的結構!
對于膠水對眼球造成的傷害,常青表示,膠水誤滴入眼睛屬化學傷害,根據膠水酸堿度和粘性的不同,受傷害的嚴重程度也有區別。“一般來說,堿性膠水對角膜等造成的傷害較大,也更有可能引起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