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 易憲容/文
房地產的暴利為什么就是不能夠得到糾正呢?正如房地產開發商所言,品牌就是暴利,房地產都在打造品牌,那當然房地產也可暴利了。
房地產市場的“暴利”早就是不爭之事實,無論是房地產開發商說不說出來,無論房地產開發商如何叫囂都是如此。而且房
地產的暴利大家都知道原因何在,大家都知道是土地壟斷、要素非市場化之結果。
但大家都知道房地產暴利,也知道其原因,社會大眾也在對房地產暴利口誅筆伐,可為什么房地產的暴利就是不能夠得到糾正呢?正如有房地產開發商所言,品牌就是暴利,房地產都在打造品牌,那當然房地產也可暴利了。
可是,如果從經濟生活的邏輯來看,無論是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都會調整某個行業暴利,實現整個社會利益的均衡。
比如說,在好的市場經濟中,只有平均利潤率,沒有超額利潤。倘若某一行業產生暴利,就會出現大量的進入者來調整市場的供求關系,最后讓該行業的超額利潤趨向社會平均利潤。如由于國內房地產的暴利,使得國內其它行業大舉進入房地產業,包括制造業、科技業、航空公司、軍工企業等等。可是即使大量的企業涌入房地產,即使是房地產的供給大量涌出,但是房價就是一路飚升,房地產暴利依然。
有人說,這或許是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使然,是因為房地產供不應求,有大量的住房“購買剛性”在那里,房價還能不漲嗎?但實際上,這只是爭著眼睛說瞎話,顛倒黑白。
根據互聯網上的房地產數據,截至2005年11月19日,上海全市住宅可售量為972.7萬平方米,加上尾盤供應量55.4萬平方米,共計1028萬平方米。而目前成交量每周基本維持在21萬平方米左右,按此計算,僅目前的供應量就需要將近1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銷售完,而這,并不包括年內上市的動遷、配套商品房的可售量。
也就是說,目前國內不少房地產市場早已是供大于求,但房地產價格就是不下來。何也?還有,最近有房地產開發商一直在說,自己的房子賣得如何好,房價是無論如何不會下來的。但實際上他一直在炒作,一直在利用各種各樣的媒體來炒作,以便讓自己的房子盡快脫手。
可想而知,如果他的房子真的賣得好,房子已經銷售完了,錢已經落袋為安,還需要這種炒作嗎?假如房子真的是特別好賣,需要這樣的炒作盡快讓房子脫手嗎?市場的法則是奇貨可居!
從計劃經濟的行為邏輯的角度看,計劃經濟的目的就是希望計劃的方式來實現社會資源最優配置,盡管這個目標不容易達到,但是經濟中出現暴利,它同樣也會以計劃的方式來調整,否則一定是與其宗旨相悖的。也就是說,計劃也不會允許暴利的存在。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的暴利卻早已存在。
房地產市場的暴利存在,既非是市場原因,也非是計劃之原因,而在于房地產開發商利用計劃與市場兩者之弊端為其攫取暴利。。比如說,要素的非市場化,把他人及社會的財富席卷到少數人手上;制造市場虛假信息,顛倒黑白,讓社會廣大民眾無法識別市場房價之真實;借助于金融市場工具及對土地的壟斷,操縱房價、操縱市場;利用手中掌握的資源操縱媒體,制造虛假信息等。這些都是非市場非計劃的結果。
其實,對于上述房地產開發商種種招式,并不是什么新玩藝,我們的法律制度也不是不可作為,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不少地方政府為了推高個人任上的業績而不為也,甚至于會借助房地產開發商的招式來實現其名利雙贏。
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豈能不暴利?房地產的暴利豈能不延續?權力一旦與市場共謀肯定會所向無敵。對此,我們的消費者難道就沒有拆招之法,束手待斃了嗎?希望我們的消費大眾能夠見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