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昨發布 青島去年實現GDP2695.5億元比2004年增長16.9%,為1994年以來的最快增速,總量進入全國35個大中城市前十強
本報訊記者從昨天市統計局召開的《2005年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05年,
我市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確保了“十五”計劃主要目標的完成。其中全市生產總值(GDP)增幅創下1994年以來的新高。人們關心的農業和工業經濟、港口和旅游經濟以及投資、消費、出口、財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等領域,也實現了新突破。同時,青島在全國的經濟地位也實現新跨越,總量進入全國35個大中城市前十強,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四位,增幅居全國副省級城市首位。 市統計局初步核算并經省統計局審定,2005年,青島全市生產總值完成2695.5億元,比2004年增長16.9%,為1994年以來的最快增速,并連續兩年保持在16%以上的高增長平臺。其中,第一產業174.64億元,同比增長0.4%;第二產業1399.75億元,同比增長20%;第三產業1121.11億元,同比增長16%。一、二、三產業比例為6.5:51.9:41.6。
農業生產形勢趨好。2005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748.88萬畝,比2004年增長20.6%,畝產達到421公斤,總產量達到315.02萬噸,是1999年以來相隔6年后,我市糧食總產再次超過300萬噸。畜牧業和漁業生產也有新發展。
工業經濟增長強勁。隨著四大工業基地和六大產業集群建設步伐的加快,工業對全市經濟的拉動作用和主導地位進一步增強。2005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063.3億元,比2004年增長29.4%;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266.8億元,同比增長28.5%;實現利稅373.3億元,實現利潤186.4億元,均比2004年大幅提高。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73,比上年提升22.6個百分點。
三大特色經濟發展加快。全年港口吞吐量達1.87億噸,比2004年增長14.9%;集裝箱吞吐量631萬標箱,同比增長22.8%。民航旅客吞吐量555.0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2.34萬噸,分別比2004年增長15.4%和18.1%。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256.58億元,比2004年增長23.6%;接待國內外游客2517.5萬人次,比2004年增長13.9%。海洋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快。
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合力拉動經濟增長。2005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56.6億元,比2004年增長4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5.9億元,比2004年增長15.8%;全市出口總值(不含中央、省公司)175.88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26.4%。
財政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同步提高。2005年,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76.34億元,比2004年增長35.1%,增幅提高6.6個百分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20元,比2004年增長16.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06元,比2004年增長14.3%,是“十五”時期增幅最快的一年。(本報記者劉芳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