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外地學生帶著行李箱來趕招聘會(廣州日報 供圖)
據廣州日報17日消息春節東莞首場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剛剛謝幕,有少數提前趕來的大學生就住在人才市場樓
上的四星級酒店。據了解,大多數內地學生是投親靠友解決食宿或者住在小旅社。
大學生求職住四星級酒店合理與否,引起正反不同意見的爭議。反對的認為過于浪費缺乏經濟核算頭腦,也可能缺乏吃苦精神;贊成的則認為有錢沒有錯,只要不把習慣帶到工作中。
380元住四星級酒店
日前,東莞舉行春節后首場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招聘會現場相當火爆,首日就有8000多人入場求職。據悉,來自省外的高校學子分布的區域多達20多個省份,最遠的有來自佳木斯等地。
為了趕招聘會,相當多外地大學生是提前趕到東莞的。主辦方中心人才市場工作人員介紹,有一些學生就住在四星級酒店里面。
按照知情人指點,住酒店的學生一般都在酒店和人才市場之間的通道上來往穿梭。記者在通道口碰見兩名學生模樣手里拿著個人簡歷的求職者,他們承認自己是學生,但是不愿意介紹其他情況就往酒店內走。記者跟隨他們進入酒店,確定他們進入客房后離開。
酒店大堂工作人員介紹,雙人標準間折扣價為380元,豪華單人間價格相同。有的同學為了避免增加額外的住宿費用,就有意選擇晚上在列車上過的車次。
而內地大學生主要住宿方式是什么呢?湖南、湖北、江西的受訪學生回答說,一般都是投親靠友擠著住一兩個晚上,或者選擇小旅店。聽說住四星級酒店后,有的同學睜大眼睛說:“聽都沒聽過,哪有那么多錢住啊?”
坐飛機住酒店求職未成
如今在一家企業擔任經理助理的阿雯說,自己當初就稀里糊涂吃了一場虧。自己的行居方式竟然給招聘單位以不好的評價。
“我給他說,我一個人坐飛機過來,這邊沒有一個認識的人。然后第一天晚上是住在酒店,不過第二天就找到租的房子了。”但是,她當時就覺得對方看的眼神怪怪的。
后來,招聘單位在回復的電子郵件中就說到不能吃苦,太嬌氣了,因為是坐飛機過來的;而且太沖動了,從一個人從成都到廣州,并且一人都不認識這點看出來的。
阿雯說,“從那以后我就說假話了,不敢說實話。”
大學生身價等同農民工?
本報訊據中國青年報16日消息不久前,涉及25個省(區市)的5300多名外出務工人員接受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對今年外出務工的月工資平均預期達到1100多元。與此相呼應的是,眾多的調查數據顯示,應屆大學畢業生對月薪的預期連年下跌,已降至1000元左右。
據此,有人得出“大學生身價等同于農民工”的結論。盡管許多專家認為這二者沒有可比性,但他們同時認為,這其中透露出的信號值得社會警示。
中國高等教育出現結構性問題
“勞動力市場所釋放的這個信號明顯表明,市場更需要財富的直接創造者。”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說,對比大學生與農民工工資預期的變化,意義正在于此。
張車偉解釋說,勞動力市場上,大學生越來越多,而熟練技工卻越來越供不應求。此外,在第三產業,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的就業潛力也很大。他認為,中國高等教育出現了結構性問題———不同層次的大學定位一樣,都在爭奪同樣的位置。他認為,一些高校必須轉向培養技能型、生產型人才的領域,才會有競爭力。市場會慢慢引導這些高校走上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但在此之前的高校畢業生會付出代價。
“有真才實學的大學生前途無量。問題在于,現在高校的教育質量成了問題,不少人上了4年大學,實際什么也沒學到。”北京大學教育經濟學系副主任岳昌君說,大學生不可能越來越不值錢。說貶值,只是相對從前而言。許多勞動密集型企業,如煤礦等在實現產業升級后,會越來越需要大學生。
看似薪酬相近實際內容不同
國家統計局最近一項統計數據表明:知識和收入成正比。在2004年的城鎮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中,小學文化程度為8744元,初中為10269元,高中為12204元,大專為17290元,本科和研究生分別為22995元、37880元。
在岳昌君看來,大學生找工作和農民工務工很不一樣。前者就業以國企、事業單位、機關、外企為主,擁有非貨幣化的福利、收入以及各種保障,工資上升的空間比較大。而農民工的工作沒有什么保障,也沒有別的收入,工資上升空間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