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城構建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傳統商業發展新格局
本報濰坊訊
“豪德貿易廣場一期投資5億元,開發的3000套商鋪目前已售出80%!毕愀酆赖录瘓F王群利先生介紹說。豪德貿易廣場的成功開發,標志著濰坊市濰城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昔日“老濰縣”商業之花重新綻放。
“若
論五都兼百貨,自然濰縣甲青齊”,濰城(濰縣)作為山東七大古商埠之一,商貿業發展向來繁榮。著眼發揮中心城區優勢、挖掘傳統商業底蘊和打造新型商業業態,近年來濰城區優化布局,調整結構,拓展內涵,初步構建起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傳統商業發展新格局。
優化空間布局結構,構建西部物流中心、西南部文化旅游中心、中部傳統商業中心三大現代服務業新格局。依托濰城經濟開發區,按照“國際化、大物流、大配送”思路,在城區西部規劃建設魯東物流中心。目前,中心引進物流項目22個,總投資43億元,形成了以汽配城、機床城、文化用品城和豪德貿易廣場、豪杰金屬材料貿易廣場“三城兩廣場”為龍頭的發展格局。今年沃爾瑪配送中心、豪杰金屬材料貿易廣場等物流項目將陸續落戶、投建,物流中心建筑面積將達100萬平方米,初步搭起國際物流中心的發展框架。
中國風箏放飛基地坐落于濰城區西南浮煙山上。依托這一人文、自然資源,規劃建設文化旅游中心。投資8000多萬元對浮煙山綠化開發,建成大型植物園、浮煙山森林公園等景觀,通過整合十笏園、陳介祺故居陳列館等旅游資源,形成旅游帶。引進院校投資建設,山東紡織學院投資2億元,完成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山東經貿學院、濰坊醫學院等多所院校也正選址規劃。由此組成的文化旅游中心漸成氣候。去年以來,該區接待游客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20萬元,帶動相關產業收入1800多萬元。
濰城區老城區地處市區中心,該區通過調整市場布局,加快升級改造,形成五金、裝飾材料,小商品、服裝鞋帽等市場群。同時,強化商業網點建設,見縫插針擴大產業鏈,配套發展以餐飲、娛樂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五大市場群門類多樣、功能齊全、各具特色,經營二十大類,十余萬個品種,年商品交易額超100億元。(劉玉普
王金滿 王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