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亞洲周刊》日前披露,臺灣情報機構一直秘密協助美國在蒙古設立監聽站。通過類似手段,臺當局在大陸周邊布置了細密的監聽網絡,其中與蒙古合作的監聽站主要針對大陸西北和東北,與印度合作的監聽站主要針對西南,而設在臺灣島內的監聽站主要針對東南及華南沿海地區,企圖掌握解放軍的一舉一動。
構筑對大
陸的“立體監聽體系”
在臺灣所有監聽機構中,“國安局”下設的“安康”及“安華”兩大監聽中心規模最大,人員及經費也最充裕。其中,“安康”主要負責監聽無線電信號、大陸的廣播電視節目及破譯密碼等,“安華”負責對各種電話信號進行監聽。近年來,臺情報機構越來越重視與其他地區在監聽方面的合作。據《聯合報》披露,目前傳出與臺灣合作的地區主要有3個:美國、蒙古和印度。
美國與臺灣在監聽方面的合作由來已久。據《聯合報》披露,早在上世紀50年代,這種合作就已經存在了。美國后來雖然從臺灣撤軍,但一直在臺北陽明山留有一個海軍情報監聽站。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該監聽站正式稱呼為“信息處理中心”,最主要的監聽目標是大陸沿海地區的無線電通訊及衛星信號。配合美國設在菲律賓及泰國的設施,該監聽站可以對大陸東南及華南沿海進行全方位的監聽與監視。為進一步加強對大陸海上目標的監聽,美國還多次向臺當局提議在臺灣以西海域鋪設兩條海底電纜,構筑對大陸的“立體監聽體系”。
陳水扁上臺后,美臺在監聽方面的合作進一步擴展。據香港媒體披露,2003年6月,當時的臺灣“軍情局長”薛石民從韓國轉機飛往蒙古,與美國和蒙古的情報官員秘密會談,共同商討設立針對中國大陸的監聽站。該監聽站主要由美國提供設備,臺“軍情局”負責提供人力及技術支持,獲得的情報由美臺蒙三方共享。據悉,蒙古監聽站2003年底正式投入使用,臺“軍情局”一直定期派人前往該站,破譯大陸的電訊密碼。
與印度合作搞“后門計劃”
臺灣和印度盡管沒有正式“外交關系”,但在李登輝任期內就開始了軍事接觸。印度情報人員和空軍將領相繼訪臺,臺灣也派專家赴印研究俄羅斯武器的使用方式,雙方還制定了代號“后門計劃”的監聽合作項目。臺灣和美國負責出錢,印度出人,主要搜集西藏、新疆、青海和四川的情報,每隔7—10天通過美國外交郵件把截獲的密碼送到臺灣破譯。
在南亞地區,印度的電子通訊監聽能力最強,其最大的對外情報部門———研究分析局下屬的電子技術部,更是統領各軍政監聽單位的“龍頭”。該部主要負責監聽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印度鄰國的軍用通訊信號,并破譯其密碼。印度媒體曾披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該部成功監聽了巴基斯坦軍政領導人在巴國內的電話。
臺灣北中南都有電子監控中心
在臺灣本島,當局也建立了龐大的監聽網,光是密碼破譯工作就設了3個主要部門,即“國防部”電展室、“國安局”電研中心和“軍情局”電研室。電研中心主要攔截破譯國際訊號情報,電研室針對大陸地面軍事情報,電展室則負責大陸空中訊號情報與破譯。其中電展室實力最強,規模最大。它的前身是美軍駐臺時期的樹林口監聽站,后來臺軍接管了該基地,并在原有基礎上建立了密碼破譯部隊,屬于“國防部”一級情報機關。
目前,電展室在島內的北、中、南及外島有4座電子監控中心,同時還有30多個地面電子偵搜站及通訊情報監聽站。臺軍高層宣稱,監聽站可以掌握距臺灣300公里以內的大陸電子通訊情報。此外,臺灣情報部門還制定了代號“定遠專案”的采購計劃,每年撥出50億元新臺幣(4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加強對大陸衛星通訊的監聽。據臺灣《新新聞》披露,從2001年起,臺“軍情局”強迫“中華電信公司”專門為其秘密接駁了一條光纜,供監聽使用。在龐大監聽網的包圍下,兩岸通訊中80%的電話都曾被臺“軍情局”監聽,20多萬份“具有情報價值”的傳真被上報給臺軍高層參考。
監聽是最主要的偵察手段之一
臺當局在大陸周邊建了這么多監聽站,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
監聽站主要搜集被偵察地區上空的電磁及電子信號,通過破譯與分析等方式獲取政治、經濟及軍事情報。在所有情報手段中,由于監聽具有監視范圍廣、人員不需要進入對方境內以及快速適時等特點,逐漸成為世界各地最主要的偵察手段之一。臺灣情報部門也承認,如果派遣間諜滲透到大陸搜集情報,將是“非常困難的挑戰”,而監聽使系統搜集大陸情報成為可能。
軍事專家指出,傳統意義上講,監聽所需設備并不復雜,一部無線電接收機就可以被視作監聽設備。但近年來,隨著高科技的發展,監聽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
不會與臺當局聯合對付大陸
最近,有關美臺軍事關系升溫的傳聞屢屢見諸報端,臺灣幫助美國在蒙古設立監聽站就是其中之一。專家分析指出,種種跡象表明,臺灣當局目前迫切希望借助美國及周邊其他地區的力量,制衡中國大陸,企圖達到“臺獨”的分裂目的。
但這些監聽站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著實令人懷疑。據印度媒體披露,設在中印邊境的監聽設備目前已嚴重老化,難以監聽和破譯大陸軍隊的通訊聯絡情況,電子技術部也因缺乏中文翻譯人才,對華偵察基本屬于盲區。分析認為,盡管從客觀需求上看,不少地區都很想了解大陸更多的軍事動態,但它們更看重中國大陸不斷上升的國際影響力,也很清楚大陸對“臺獨”的一貫立場,因此絕不會與臺當局聯合起來對付大陸。臺當局靠監聽網打擊大陸的妄想注定是徒勞的。▲
《環球時報》(2006年02月23日第十版)本報臺北特約撰稿人 司馬巖 本報特約記者 陳敬然 本報記者 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