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大四男生,文章以"父親"口吻規勸"女兒"■引發網友熱議,不同意見碰撞
昨天傍晚6時,一篇題為《女兒,別相信那些老師———一個父親的泣血勸告》的轉載帖子,回帖突破百條,躋身和訊博客72小時“熱評文章排行”前五名。而同題原帖自2月24日在天涯社區發表以來,點擊量已逼近5萬大關,回帖逾800條。
這位“父親”,到底給“女兒”說了什么,引起網友的這般轟動?且看原帖中“父親”給“女兒”的信:“爸爸無論如何都不能認同,你們學校那種讓男女學生一對一地交流自慰心得的性教育,我不能理解它背后的邏輯:把一件事說白說透了就沒人嘗試了。你堅持的信念‘真情相愛的人發生性關系無可厚非’,更是讓做父親的我如百爪撓心。”
男女學生當面交流自慰心得,這是性教育的創新,還是對人們道德底線的挑釁?網友們莫衷一是。一些網友支持這位“父親”。網友“在水中笑”跟帖說:“個人認為現在的性教育是失敗的。”
但也有不少網友質疑“父親”的觀點。和訊一位匿名網友表示:“現實中,確實‘性’‘普遍’了。我們應面對它,不可回避。要好好研究,我覺得不單純是一個簡單的‘老師的做法對與不對’的問題。”
性教育在國內興起已有時日,但像這樣引起廣泛爭議的先例并不多。對于帖子中提到的性教育做法,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工作室專職教師申燕萍表示,對青少年的性教育應該用多樣化的方式,提供與青少年的年齡階段、場合和個性特點相適應的課程。“既要改變‘談性色變’,也不能太超前。”
2萬字“勸女帖”反擊“創新”性教育
記者在經過多番調查中發現,發布“泣血帖”的“父親”其實是中山大學一名大四男生:劉仕才。2月18日,劉仕才在天涯社區發布了《我公開姓名提倡貞操觀》一帖,也就是“泣血帖”中“父親”推薦給女兒看的文章,長達近2萬字。而以“父親”身份寫的信,不過是擅長網絡心理的劉仕才的“噱頭”。
在“貞操觀”一帖中,劉仕才提出三個基本觀點:1,現在的性教育有將性愛等同于吃飯等日常行為的傾向;2,女性在性愛中的付出遠大于男性;3,應對性行為設置一定的道德障礙,因為不良的性行為將降低出生率,加壓人口老齡化。
劉仕才在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之所以花力氣寫出這2萬字長文,是因為進入大學后不能容忍當下部分人的性觀念:從網絡上到老師講座,大家都在把性行為“普通化”。
“大學里有個別女生對性愛抱著‘有什么玩不起’的態度,但她們往往并不知道真正要承擔什么樣的后果,最后都‘玩’得很慘。”劉仕才說。終于忍無可忍的他,在兩年前開始留意相關材料,并在兩周前動筆。
對性行為和性教育進行長達2萬字評論的劉仕才,自身所受的性教育如何呢?他坦陳,自己主要是小時候接受過父母給予的性衛生教育,大學里主要是靠圖書館的書籍完成了性教育的“自學”。除了某些講座,他也并未接受過學校提供的性教育課程。
劉仕才表示,自己會堅持在婚前不發生性行為,即使女友主動提出也不會放棄原則。
■申燕萍(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工作室專職教師)
談論性體驗正常關鍵看引導
和“父親”的憤怒截然不同,對于帖子中提到的性教育方式,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咨詢工作室申燕萍認為,課堂上學生談論性體驗很正常,“關鍵看老師的引導”:最終老師是將這種討論引導到感受上去,還是引導到健康對待此類問題的態度上去。
申燕萍表示,開展性教育應當考慮到場合、學生年齡甚至每個人的個性特點。她認為,一方面性教育應當采取多種方式,包括討論、做游戲等方式進行;另一方面,課程內容也不應超越學生年齡層次和接受程度。她表示,曾聽說有性教育老師給中學生放夫妻教育片。“青少年性教育不等于婚后教育,這一點是要明確的。”她說。
■王震(寶山教師進修學院教師)
個人隱私不宜搬上課堂
寶山教師進修學院教師王震則認為,像自慰等行為屬于個人隱私,不適宜在課堂上當眾講述。如果是同學有相關問題可以采用單獨咨詢的方式。
他表示,寶山區10所學校與計生委合作開展了一個“青春健康國際合作項目”,采用小班上課,師生互動,讓學生參與討論關心的問題,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態度對待生理問題,并向學生傳輸一些自我保護方法。學校還設立了咨詢室,學生的一些不適宜在課堂上講的話題都可以單獨與咨詢老師談。他認為這種上課與咨詢相結合的形式效果更好。
此外,滬上部分大學目前都專門設有針對大學生性教育的選修課。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情況自由選擇,上這些課的老師一般都以互動形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地對待性的態度,一改以往單調乏味的形式,鼓勵學生就自己關心的問題互相討論。這些課程普遍受到學生們的歡迎,選課的熱情也比較高,一般幾天人數就滿了。
觀念開放還是保守
網友熱議“泣血勸告”
一石激起千層浪。“父親”的“泣血勸告”,引發了熱論。
■網友“朝六晚十”
樓主的文章頗有見地,我是一個初中教師……樓主對教師的做法特別是大學教師的做法有不同的意見,其實很多教師并不贊同性開放,起碼我是一個。我認為,深究一些教師這樣做的原因,大多也是因為目前社會一些現象一些理論導向所致,并非個人意愿。
■網友“little咩咩”
樓主有點杞人憂天……我不是性開放主義者,但也不是處女主義。我反對非婚生子(對孩子是極大的傷害),反對墮胎(對母體是極大的傷害),理解丁克(他們負責任),對婚姻慎重。
■匿名網友
這位父親可別把女兒嚇壞了。其實,這所學校的性教育方式非常有新意,畢竟時代在進步,對于性問題沒必要一味躲閃。
作者:□晨報記者霍中彥實習生韓鳳冉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