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退休來上海,幫忙照顧年幼的孫子,每天還要料理一堆家務,好讓兒子媳婦安心工作,可一段時間后,還是與媳婦產生了矛盾,來自湖州的張阿姨怎么都想不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里。為了能探詢一個結果,平時就很熱衷上網的她決定用發帖的形式,將自己的苦惱
和不解表達出來。
人說婆媳關系“剪不斷理還亂”,不過現在當面對罵的情況已很少見了。不少知名網站為此還開設了婆媳關系論壇,創設一個自然溝通的空間。
“好強”婆婆網上發怨氣
由于兒子兒媳工作較忙,孫子才兩歲大,張阿姨決定提早退休來上海幫忙。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張阿姨的思想蠻開放的,很能接受年輕人的新觀念新想法。剛來上海時,婆媳相處還很融洽,但時間一長,這位婆婆就對媳婦看不慣了,無法接受她的一些“另類”行為。媳婦每天起得比兒子晚,早飯竟然讓丈夫包辦;花三千元辦美容卡、四千元辦健身卡;雙休日應酬多,常常半夜歸家。
忍無可忍的婆婆與媳婦有過一次嚴肅交談,可媳婦表面答應了,并沒有實際行動。幾次以后,張阿姨再也忍不住了,為了不讓兒子做“三夾板”,她決定上網發泄,一封《婆婆寫給媳婦的信》就這樣出現在不少論壇上,跟帖者不計其數。
“獨立”媳婦回帖求尊重
兒媳嬌嬌從小嬌生慣養,結婚后日子過得挺滋潤,可自從兒子出生后,生活就發生了轉變,而這個轉變卻源于婆婆的到來。
幾天前她無意間打開論壇,發現了這篇《婆婆寫給媳婦的信》。打開后發現,帖子的內容竟和自己家的情況非常相似,文章的署名竟是婆婆的小名。更令她意外的是,跟帖的人還很多,而且大都站在婆婆的立場。
為了挽回自己的“不利形勢”,嬌嬌決定發帖表達自己的想法,于是一封名為《媳婦寫給婆婆的信》又出現了,深有同感的媳婦們也紛紛回帖。由于她們看待問題的立場各不相同,導致網上形成了兩大門派:婆婆派和媳婦派,支持者的比例也交替上升。
網上調解婆媳關系
原先解決婆媳間的矛盾都是在家庭內部,一般由兒子來協調母親與妻子間的關系,一旦處理不當,三個人心中都會有陰影。如今解決家庭糾紛竟到了網上,婆媳倆選擇網上發帖子,讓眾人評說她們的矛盾。
針對這個現象,記者采訪了復旦大學社會學講師趙民,他表示處理家庭糾紛方式的轉變,也意味著家庭成員社會角色的轉變。過去有些媳婦依附于婆婆,是因為她的整個生活是依附于這個家族的。現在情況發生了改變,媳婦有了經濟地位,在家庭中也處于主導地位。她們認為,婆婆并沒養育自己,為什么非要對婆婆有感情?其實她們友好地相處多年后,彼此之間自然會產生感情,這種情感才是最真實的。
通過網絡來解決問題,也體現了現代人對于事件解決方式的改變,如今的婆婆已不再是以前封閉型的,她們也體會過當年自己當媳婦的感覺,更不希望將兒子推到“三夾板”的位置。利用網絡來各自發帖表達自己的想法,體現出如今的家庭關系是開放式的。婆媳都愿意傾聽眾人的意見,將家庭關系推到和諧的軌道上。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