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青海省黃河上游人工增雨項目實施5年來,已為黃河上游地區年均增加降水35億立方米,維持了黃河源區多年平均徑流量。
據水文資料顯示,黃河源區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00億立方米,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青藏高原的氣溫也在逐年上升,黃河源區蒸發能力不僅能夠抵消降水的可能增加,還將在一定程度上
造成水資源量的減少。據水文專家測算,如果要在未來50年內繼續保持200億立方米的平均流量,每年需要新增10億立方米的供水能力。為保障黃河上游人工增雨等項目的實施,省政府每年撥款600萬元作為人工增雨經費,氣象部門逐步建立了由飛機、火箭等多種手段組成的立體人工增雨作業方式,實現了由單純抗旱增雨向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服務的綜合性增雨轉變。
據介紹,黃河上游人工增雨項目的實施,已累計為黃河上游地區增加降水175億立方米。 (西寧晚報 肖子樹)
責任編輯:王國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