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拢啡胀,南寧市白馬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一輛公交車與一輛面包車相撞,造成11人死亡,3人受傷;而就在3月4日,白馬公司有一輛公交車撞入候車人群,導致3人死亡,4人重傷,當時媒體稱之為“建國以來南寧市公交系統性質最惡劣的交通事故”。然而,不到40天,它就被
“公交系統有史以來最大的慘禍”所
代替。
公交車接連出事,讓人膽戰心驚!埃础ぃ贰睉K案發生后,南寧市政府鑒于出事的公交公司安全“管理不嚴,整頓不力”,勒令停止其相關線路的運營,但事故的發生顯然有著比這8個字更深層的原因。
南寧是較早進行公交改革的城市之一。2002年香港白馬公司加盟南寧公交系統,成為廣西公共交通行業首次引入外資的項目。目前南寧市的公交運輸形成了多家公司參與經營的格局。但公交行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只是一個開端,一再出現的慘劇,說明無論是企業內部管理還是政府的監管,都存在著漏洞。在
“4·7”事件發生后,白馬公司的人員披露,公交司機超強度工作,沒有休長假制度,工資從營業收入中提成,車輛折舊和損耗由司機和維修人員承擔……他們認為,正是這些“不合理的制度”,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市場機制是逐利的,政府必須擔負起對市場嚴格監管的責任,這是政府的天職。發生在南寧的事件不是偶然的,我們不能因此否定公交事業改革的積極意義,但不能不問一問:在公交事業走向市場的過程中,政府有沒有設置防止惟利是圖、損害公共權益甚至危害安全的門檻?市場化之后,政府有關部門是否監管到位,平時的安全檢查是否存在“走過場”?如果認為事故的發生都是企業的問題,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中央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提出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程中,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企業不能為追求效益而漠視生命,忽視安全,更重要的是,政府務必要監管到位,對于公共事業推向市場的改革,不能只著眼于效益和效率,一推了之、一放了之;對惟利是圖的經營方式,政府要履行拒絕和約束之責;對沒有把安全放在首位的生產,要有切實可行的措施去制止和懲治。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公交車變成“流動炸彈”,才能從根本上避免悲劇重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