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越洋傳真今天下午2:00發至平面相親大會報名點,傳真的內容很簡單,一張南洋理工大學碩士畢業證復印件,一張新加坡綠卡復印件。有了這兩樣傳真證件,再加上戶口簿、身份證,濱州宋女士終于在平面相親大會上為兒子報了名,而在此前,因為證件不充分,宋女士的報名要求被拒絕。
早在一個星期前,宋女士就
委托在濟南的親戚,要為在新加坡的兒子報名,參加平面相親大會,“當時沒報上名,因為孩子的學歷證明和綠卡都在新加坡,這一周來,我們發短信、打電話、發郵件,讓他設法弄個證明回來。”宋女士說,“今天終于發過傳真來了,名也總算報上了,我們的心事也算了了。”
據宋女士說,她兒子在國內一所大學本科畢業后,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深造,2005年碩士畢業后留在新加坡,成為美國一家世界500強企業駐新加坡亞太分部的一名職員。“我兒子工作能力很強,很受公司高層賞識。”宋女士自豪地說,“事業發展比較順利。”
不過話鋒一轉,宋女士就為兒子的婚事發起愁來,“前途再光明,也得找媳婦啊。”宋女士說。因為宋女士的兒子今年26歲,本人并不著急,“可我們家長不這么想,等著等著就大了,先把婚事解決了,事業再怎么發展我們就不管了,再說(結婚和事業)也不沖突。”
宋女士是濱州人,為了給兒子報名,今天是專程從濱州趕來的,“你們(相親大會)影響太大了,濱州都知道了。”對于未來兒媳婦的要求,宋女士給出的條件十分寬泛,“1.65米以上,正規本科學歷,形象好,年齡差不多就行!真要談成了,我們可能要為她辦出國手續,跟孩子一起到新加坡去!戶口、工作都無所謂!”
生活日報4月14日訊(記者石念軍)“早知道‘三月三’相親大會上有那么多在國外的濟南人,我也給女兒報名了!”今天,聽說本報仍在舉辦“平面相親大會”,省城一母親強烈要求給人在新加坡的女兒報名。
巧的是,這位準備來給女兒報名的市民也姓宋,她的女兒到新加坡留學、工作已經9年了。眼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如今已經28歲了,而婚姻大事一直沒有著落,宋女士的心里一天比一天著急。“在國外,孩子交往的圈子就那么小,而跟外國人交流怎么著也比不上跟老鄉方便啊……前一段時間看你們報紙,報道說有一對姐妹,為自己在新加坡工作的弟弟找對象,我現在還能不能聯系啊”。(本報4月5日《孩子在國外婚嫁愁煞娘》一文報道。)
聽記者介紹說,“三月三”相親大會現場,曾有不少家長為身在海外的孩子找對象之后,宋女士更是連連后悔“當初沒去現場看看”,轉而又關心“什么時候,還搞相親大會啊”。聽說本報一直在搞平面相親大會之后,她又著急地要為女兒報名。她說,女兒身高1.65米,相貌較好,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本科畢業,持有新加坡“綠卡”;希望找一個家在濟南、在新加坡工作的男士,要求年齡在27歲—35歲之間、身高1.75米以上、本科以上學歷。“男的嘛,要有責任心,性格要開朗,陽光一些的……”說起女兒心儀的男士標準,宋女士說得頭頭是道。
(記者張璐)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