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給我2元錢好嗎?”
“不是昨天已經給過你了嗎?”
“花完了,我還想到學校旁邊的小店里買李宇春頭像徽章。”
“你不好好學習,整天買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什么用?”
“
求求你了,我們同學都有。”
“不行!”
“你要是不給我,我就不上學、不吃飯……”
以上是一名四年級學生與媽媽的對話。最后的結果是媽媽“投降”,乖乖將2元錢交到孩子手中。
這不是個例。近日,記者不斷地接到讀者的電話,反映學校周圍存在太多的誘惑———小商店、網吧……很多孩子每天都在向家里索要零花錢,為了購買小玩具、零食或是上網,他們甚至為此將午餐費、乘車錢都省下來。
“怎樣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這成為家長們心頭的一個結。
校園周圍,吸引孩子們的到底是什么?記者帶著這個疑問,來到芝罘區幾所中、小學校進行采訪。
“每天撿10個礦泉水瓶,3天就能買個悠悠球”
為買玩具
小學生甘做“拾荒人”
通伸小學對面有一家小超市,每天一放學,孩子們便“呼啦”一下涌進去。7日下午4時許,記者來到超市為“孩子”買東西。“現在學生都喜歡什么?”記者問道,店員想也不想地回答“零食或者悠悠球”。
正說著,兩個二三年級的小男孩湊到悠悠球柜臺前。記者問他們有沒有買,胖一點的男孩指著瘦男孩說:“我買了好幾個,他沒錢,買不起。”記者看到,這悠悠球也不便宜,從3元錢至10元錢不等,瘦男孩呆呆地望了一會,然后悶悶不樂地走了出去。
“為什么不問家長要錢?”記者跟著出去問道。瘦男孩聳了聳肩:“他們不給我。但沒關系,我正在撿礦泉水瓶賣,幾天后就有錢了。”據瘦男孩說,一個礦泉水瓶可以賣上5分到1角錢,如果順利的話,兩三天可以賺上3元錢。
記者了解到,這些孩子大都在居民區里撿廢品,這個秘密通常不會告訴家長,只有幾個要好的同學知道。在此期間,一些居民們可能會發現,怎么收拾在家門口的紙殼或塑料瓶不見了?
10日中午11時20分,記者來到萬華小學附近。放學了,學生們排著隊從校門走出。校門口兩側均有懸掛著“學習用品”標牌的商店,三三兩兩的學生走了進去。
說是學習用品,其實里面五花八門,什么都有。遙控汽車、整人專家百寶袋、袖珍“人民幣”等。一個五年級男孩花了5角錢買了一摞“水滸英雄傳卡”,他告訴記者,這些卡片上都標有“攻擊力”和“防御力”數字,玩時兩人各持一張卡片,誰的數字大卡片就歸誰。據說,全套卡片有108張,孩子們都想買到戰斗力最強的那一張,但商家很會做生意,一摞摞賣,不讓孩子們挑。“我已經買了十幾摞了,一直沒有買到最厲害的‘盧俊義’。”男孩告訴記者,還要繼續買,究竟要花多少錢才能買齊,他說不清楚,要看運氣了。
除了英雄卡,還有很多學生在買一種“整人專家”的小商品,“整人專家”包括“七彩癢癢粉”、“血藥丸”、“酸瓜子”等。記者發現,在一些可以食用的“整人”商品的包裝袋上,只有一個廠家名稱,沒有生產日期及保質期。
“我們班許多同學都在玩,很刺激。”一個女生這樣說。
誘惑之一:玩具
誘惑對象:小學生
誘惑指數★★★★☆☆
各種各樣的玩具“大兵壓境”,直逼小學校園。學校附近小店鋪出售的玩具,有暴力傾向的仿真刀、槍以及帶有灰色色彩、賭博性質的“不合格”玩具,這些都會給小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即使是普通玩具,例如悠悠球,若玩得上癮、茶飯不思或為購買采取“撿塑料瓶”等極端行為,也會分散學生們的學習注意力。
玩具對學生的刺激越大,他們就越難以自控,負面影響也就越大。對一些意志薄弱、自控力差的學生,只能靠學校、家庭等外力進行控制。老師、家長要有教育敏感性,及時關注學生的行為、動向,如果發現商店里出售“整人專家”,或暗地里組織什么“抽獎”活動,一旦發現,就要及時引導學生,告訴他們什么東西是美的,什么東西是丑惡的,引導他們健康消費。
不知什么是“三無”食品,只要甜的就愿吃
工商一天檢查出
1000袋不合格小食品
10日下午4時30分,南通路小學門口。一個婦女推著自行車堵住了校門口,她正在向孩子們推銷“飲樂多”,很多孩子在她的周圍轉悠,久久不愿離開。
校門口對面,一位男士在路邊支起油鍋,現炸現賣香腸、豆腐皮等食品。誘人的味道吸引了很多學生,他們紛紛圍過來,你一串我一串。一陣風吹過,肉串上不免落下灰塵,好吃就行了,誰還管干不干凈!
六十多歲的孫先生正在等孫子放學,他告訴記者,自己有兩個孫子,一個上幼兒園,一個上小學,雖說不一樣的年齡,但都學會要錢了,小孫子每天的零花錢最少兩元,大孫子則更多。他們大都將這些零用錢用來買吃的,什么蝦條、棒棒糖……令人擔憂的是,有很多食品衛生并不達標,家長們制止不了,只有干著急。
“你知道怎樣辨別‘三無’食品嗎?”記者問一個四年級女生,小女孩想了想,說:“不知道,只要是甜的就愿意吃。”
12日,芝罘區工商局針對中小學校園周圍的小商店進行重點整治,重點檢查學生們經常購買的膨化食品、糖果飲料、干果制品等小食品,同時要求經營業主出示供貨商的有關證件。一天下來,先后檢查了南山路小學、道恕街小學等多家學校周圍的40余個小商店,查扣涉嫌不合格的小食品達1000余袋。
誘惑之二:小食品
誘惑對象:初中生、小學生
誘惑指數★★★★★★
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吃零食。市區大約有20多個中學、30多個小學,幾乎每一個學校周圍都開著三四家小商店,在出售各種各樣的小食品。
在這樣的小商店或是流動商販出售的食品中,有不少是“三無”或變質食品,含有對人體有害的色素、激素、防腐劑、穩定劑、重金屬等物質,學生們吃了會危害健康。
而且,學生們將廢棄的包裝袋扔在校園里或是大街上,也不利于環保。
學校對此十分頭痛,煙臺十中索性將承包給外人的小商店關閉,校長說:“即使學校減少收入,也不能損害學生們的健康!”養正小學采取安排學生執勤的方式,來控制學生買零食的行為。如果抓到有學生買零食,當場給其所在的班級扣分,被抓到的同學也不會有小紅花,這一招還挺管用!
“家長每天最多只能給孩子2元錢。”養正小學譚校長談了自己的觀點,孩子們年幼無知、自控能力差、經不起誘惑,家長們只要少給錢,孩子們自然就養不成浪費的壞習氣。
一位學生家長則向記者表達了這樣一個愿望: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制定相關政策———禁止在中小學及幼兒園50米范圍內開設食品及副食品商店,同時衛生、工商、城管等部門加大對校園周圍無證食品攤販的監管力度、定期檢查小商品的質量,這樣家長就放心了。
黑板像顯示屏,老師就像游戲中的女魔頭
初中生逃學
在網吧安“家”
“對初中學生來說,校園周圍的網吧所產生的誘惑和傷害是最大的。”煙臺十中八年級三班的班主任趙英杰深有體會地說。
趙老師班上有一位男生名叫亮亮(化名),暑假期間迷上了網絡游戲。他天天到學校附近的一家網吧“戰斗”,不停問家長要錢。亮亮的母親一看兒子不對頭,拒絕再給他零花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網吧老板為了“挽留”亮亮,提出要亮亮在網吧“打工”,老板提供食宿,工資全部支付上網費用。
為了玩游戲,亮亮連家都不回了,一直到開學,他也不到學校去上課。在家長的請求下,趙老師親自到網吧,將雙眼發直的亮亮接到學校,誰知第二天亮亮又逃回了網吧。“我聽課的時候,看黑板就像顯示器,老師就像游戲中的女魔頭……”亮亮咕噥著,在家里舉著砍刀威脅母親,說不讓他上網他就去砍人。
“那段時間,我們和家長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慢慢感化孩子。”回憶起這段經歷,趙老師的心情很沉重。她每天不厭其煩地跟亮亮談心,開主題班會,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時間,才把亮亮的心拉了回來。
據趙老師介紹,亮亮目前的成績已經從末尾升至中上游,這期間的艱辛難以言喻。“網絡游戲的魔力太大了,它能毀掉一個學生的前途!孩子是未來的希望,希望網吧老板能夠高抬貴手,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掉他們的童年。”
誘惑之三:網吧
誘惑對象:初中生
誘惑指數★★★★★☆
煙臺市政協委員,煙臺十中張秀芝校長與其他教育界政協委員曾多次,提交關于“整頓學校周圍網吧”的提案。“網吧的超范圍經營,嚴重影響到了學生們的學習、甚至精神健康。”張校長告訴記者,她非常贊同青島市城陽區公安分局的做法:在轄區內200多家網吧內安裝視頻探頭,此舉不但能及時監視違法分子,還能杜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上網。
按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中、小學校園周圍200米范圍內和居民住宅樓(院)內不得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據統計,芝罘區共有二百多家網吧,其中有個別網吧在這個警戒線之內。
據芝罘區文化稽查大隊鄭隊長介紹,如果網吧接納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上網,將被處以1.5萬元以下的罰款。若連續三次接納未成年人、或是一次接納7名以上的未成年人、或下半夜依然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網吧,將會被一次性吊銷營業執照。老師或家長如果發現網吧的違規行為,可撥打“6254013”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