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營的方式進行市場推廣,唯客網期待通過將線上線下業務結合,成為個人生活資訊門戶
唯客網CEO胡志東喜歡講這樣一個故事:通過在線分類網站,他本想找個網球球友,卻在自己的小區里找到一個年齡相仿、甚至小孩也差不多大的外資銀行業者--
接近的背景,讓倆人很快就發展成了生活中的朋友。
諸如此類的咫尺天涯際會,當然并不值得炫耀。但對胡而言,這足以證明一個市場的存在:因城市人的生活越發私人化,誰能搭建一個按需求、愛好和地域進行分類的生活資訊平臺,誰就能穿透這種孤獨。而當人們為了不同需求而聚合在一個平臺上,廣告就可得以細分。比如,如果他在找到網球球友的同時,能同時得到關于租用網球場的信息甚至服務,價值的延伸就順理成章。
這種富有人情味的需求,正在全球被大量城市頻道或分類信息網站部分滿足著。而多數網站共同的樣板,是運營已達10年的Craigslist:它從一個人的郵件列表起家,至今僅用18個人就能收入千萬美元,甚至造成了美國舊金山灣區報紙損失高達6500萬美元的招聘廣告收入,這被不少網絡評論家視為web
2.0的一大勝利。
Web
2.0?這可不是2005年11月方推出的唯客網希望被打上的標簽,它喜歡一個更傳統的稱呼:個人生活資訊門戶。就是說,它提供分類信息發布的平臺,但它會通過多種方式讓這些信息更為有效,最終直接融入,甚至引導你的生活。
讓唯客網跟多數競爭對手更為不同的是:它以經營的方式做推廣。在其公司內部,網站中心和社區媒體中心、代理業務中心并行運轉。后兩者,分鷥涸鷸蓖對又競痛澩趁嘔А⒈ㄖ降姆擲嗥檔饋?
2006年4月中旬,唯客網將在上海推出社區直投雜志《唯客生活家》。其特點是,除了與網站高度互動外,它會將發行區域盡可能縮小:將上海細分為幾個區域,每個區域的廣告內容各不相同。這就為那些業務覆蓋面較為局限的中小企業商戶降低了廣告投放成本。
而2006年2月正式開始的與青島新聞網的合作,則宣告了其代理業務模式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認可。這一合作中,唯客網為青島新聞網提供分類頻道,自己則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廣告差價實現盈利。
"唯客網的工作90%是在做網絡以外的工作",胡志東表態說:"因為單一的在線方式很難形成這種長期的動力"。其人不事張揚,善邏輯思辯,重執行。在他的計劃中,通過唯客網青島分公司的運作,建立和完善都市報、地方門戶、唯客網城市頻道、分眾視頻、手機聯動的分類廣告經營體系,在實際運營中逐步積累經驗,為未來推出的代理商體系奠定基礎,并迅速復制到其他城市。
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的未來,是這樣的:唯客網所屬的激動集團,在成都全資擁有一家分類廣告公司,每年約有6000萬廣告收入。其廣告主不過一千多家企業,而僅在成都,類似規模的中小型企業,就有數萬家。(作者:李海強
來源:環球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