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上午,萬名學生及家長將咨詢會現場擠得滿滿的。臧磊攝 |
中考在即,考生家長心存“摸
高”沖動,專家指點——“雞頭鳳尾”需權衡
昨天,青島25中聚集了上萬家長和考生,普通高中招生咨詢會在此舉行。重點學校的擇校費要交多少?擇校生的成績是不是也很高?普高最低分數線是多少?如果分不夠還有其他途徑上普高嗎?諸如此類的問題,令老師們應接不暇。
考普高一門心思鉆重點
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要中考了,一些“邊緣”考生開始考慮是否要“摸高”。越是怕考不上重點的偏偏就越想進重點,但是一些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卻奉勸家長和考生,對“摸高”要持謹慎態度,在“雞頭”和“鳳尾”之間,需要進行權衡。
去年,關于報考普高的新政策出臺,規定“凡達到市教育局劃定的公辦普通高中錄取資格線的第一志愿人數超過或等于其招生計劃時,均一次性錄滿,不再錄取第二志愿學生”,這讓一些想“摸高”的學生家長十分擔心,怕孩子“摸高”不成會“一落到底”。此外,如果孩子“卡”線進了重點,在眾多佼佼者中,自信心會不會受到打擊,產生抵觸和厭學的情緒?青島一中副校長邢桂范透露,青島一中送走的6屆“獎學金班”的540名學生中,考入本科的就有519人,升學率非常高,但在入學成績方面,他們卻不能和一些頂尖高中的學生相提并論。邢校長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普通高中都設立了獎學金班、實驗班,無論在師資上還是其他方面,在每所學校“雞頭班”都備受關注,很多學校“雞頭班”的升學率要比很多重點學校的升學率還高。所以,在當“雞頭”還是當“鳳尾”之間,家長和學生還需要理智看待。
讀民校學習特長才有戲
成績優異的學生為考重點發愁,一些成績相對較低的學生則為怎么能上普通高中而發愁。在昨天的咨詢會上,民辦學校的展臺前也不冷清,一些民辦普高依靠低錄取線吸引了很多家長的注意。記者隨意咨詢了一家私立學校,咨詢人員告訴記者,學校去年的錄取線執行的最低線400分,但贊助費加學費,三年下來要近4萬元。記者咨詢,去年的畢業班中,考上一本的學生有多少,對方實在地回答:“錄取線這么低,能指望著學習成績上大學?都是憑特長考學。”沒有任何藝術和美術特長的學生怎么辦?對方回答,成績高的學生也不會花這么多錢上民校,既然如此,就不如從高一開始學特長,還有上大學的可能。
選職校不該是無奈之選
在報考普高火熱的同時,我市的一些職業學校卻未能引起家長的重視。我市一知名職業中專的王老師告訴記者,學校的錄取線遠低于民辦學校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線,而且高分學生一直是少之又少,每年能達到公辦普高最低分數線的學生是鳳毛麟角。知名職專況且如此,一般的職業學校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王老師同時告訴記者,該校畢業生主要是三條出路:出國深造、升入高職院校和就業。由于考對口高職的難度要遠小于普通高考,過去幾年,該校報考高職的學生升學率高過90%;對于部分專業的學生來說,出國繼續實習遠比升學對學生更有吸引力。王老師說,即使剛剛達到普高分數線的學生,如果報考職業學校,選擇專業的余地還是非常大的,將來出國和升學的機會也就更大一些。“有時候與其花高額學費,在一些普高學校里為了極少的升學機會而拼搏,還不如到職業學校當一名佼佼者,最終的出路并不比在普高差。”王老師說,雖然家長和考生的觀念很難轉變,但事實上,職校不應該是一個無奈之選。記者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