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系到13億中國人切身利益的改革,在經過靜悄悄的推進后逐漸清晰。
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問題召開會議。這個由胡錦濤總書記主持的中國最高決策層的會議對正在進行的上述改革進行了總體部署。
新華社的消息說,會議強調要“構建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社
會收入分配體系”,“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果”。
此次會議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即中央政府將把解決居民收入差距問題作為未來的重要工作,而主要措施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其秩序的規范。
除宏觀目標外,包括深化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提高城市低保對象補助標準等具體措施也被提及。“會議是動員也是落實!眹野l改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宜勇對本報記者說,“公平”的議題正從宏觀認識加快落實到操作層面。
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打破“平均主義”造成的不公平。20多年后,改革不斷深化之際,“公平”成為新的著力重點。
加速的緊迫性
據本報記者了解,早在去年全國“兩會”之后,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聯合財政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委就開始著手起草一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意見”。隨后在今年初將初稿在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專家中征求意見。
整個過程一直很低調,“收入分配政策關系到所有人,按照歷史經驗是少說多做!币晃恢閷<艺f。
如此謹慎的背景是中國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
事實上,從打破“大鍋飯”開始的改革開放一開始就對“效率”格外重視,“認為差距有助于提高效率!遍L期進行中國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北京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李實說。
在增量改革階段過后,收入差距帶來的民眾心理失衡和社會穩定隱憂也和GDP的數字一起增長,李實認為,過去強調“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但某種程度上更強調“效率優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對滯后”。
“之前市場機制不完善,政府就在效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現在市場機制已經初步建立,政府可以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公平上!
早在2002年的“十六大”報告中就提到,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在2003年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也指出要“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隨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緊迫性被更加重視,一個例子是,“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增加了“‘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表述,并將原先“十一五”規劃建議中的“注重社會公平”前面加上了“更加”兩個字。
“這次政治局開會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問題,是對十六大以及‘十一五’規劃中有關精神的進一步貫徹。”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蘇海南說,“著眼于整個大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同時抓住重點!
在解決公務員工資方面,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明確規定公務員要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
“人事部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研究,這次政治局會議既研究了公務員工資改革方案,同時研究了事業單位分配制度改革和低收入者收入提高的問題,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指導!碧K海南說。
5月26日的政治局會議中,深化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逐步縮小地區間收入差距,適當向基層傾斜,完善地區津貼制度特別是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都被作為重要措施列出。
“效率優先”不會放棄
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對應的,是高層一些重大理念的形成。
2005年2月19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涉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
“在過去的收入分配制度上談公平,因為是‘兼顧’就不好談了,現在有這個基本的理念做支撐,在政策上的重視和體現就已經呼之欲出了!敝醒朦h校社會學教授吳忠民說。
吳忠民認為,政府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上,比過去“僅僅從社會穩定角度考慮,上了很大一個臺階”!暗谝皇前咽杖敕峙渲贫群凸蚕砀母锇l展成果聯系到一起,這個基本理念確立起來了;第二是把社會公平與內需拉動相聯系,因為老百姓普遍沒有錢,內需是上不去的。”
與此相關的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思路中占據20多年的“先富論”,在“十一五”規劃中也轉變為“共同富! 的主調。
不過,來自發改委的專家楊宜勇提醒說:“現在提‘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并不是說以前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就放棄了,而是進行了一個調整,加重了公平的砝碼。把效率和公平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不是偏重哪一方!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還是我們現在必須堅持的一個原則之一,不能輕易動搖。”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