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中午,臺東人和路立體停車場內空蕩蕩的(曹為鵬
攝) |
立體停車場幾近閑置
投入大資金回收困難 一天只停一輛車,賠到何時
投資2800多萬元興建的人和路立體停車場,目前面臨著幾乎無車來停的尷尬。昨天中午,記者來到這個上下各21層、可供138輛汽車同時停放的停車場,發現里面空蕩蕩的。停車場經理朱駿驊說,到下午1時,當天只停放了一輛汽車。記者就此進行的調查發現,這種尷尬不僅僅發生在人和路立體停車場一家身上。
車庫閑置怪狀
記者了解到,中山路立體停車場免費試用一段時間后,因停車過少等原因已經關閉。北方國貿的立體車庫只有第一層在使用,超市顧客可免費使用,上層車庫也基本處于閑置狀態。
據人和路立體停車場統計,從5月20日開業至今只有253輛汽車停放,停車場的虧損局面,令投資者懊惱。他們不知道這樣的局面還要持續多久。
收費門檻過高
人和路停車場收費標準是:晚上10時至次日8時每車收取8元。上午8時至晚上10時,每輛車每小時收取3元。這樣的價格,能進來車才怪呢!正在萬達購物廣場后面尋找車位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寧愿多走點路,到臺東八路或東光路一帶找找停車泊位,“在那里一塊錢停多久都行。”
“3元錢一小時我們還虧錢呢。”立體停車場朱駿驊經理說,停車電梯每上下一次,大約要支付2.4元的電費,再加上員工工資及機器耗損,每次停車的成本大約是3.09元。目前來這里停車的絕大部分為中高檔車,但這一檔次的車輛僅僅占全部車輛的三成左右,只有吸引到經濟型車,才能解決虧損局面。
資金投入謹慎
目前全市共有6萬多個停車位,其中有60%是靠在馬路上劃線得來,停車場資源依舊嚴重缺乏。要解決停車難就必須建設大量的停車場。2005年,市規劃部門在市區完成規劃267處停車場、5萬余個公共泊位,在全國同類城市的車位規劃中已經走在了前面。這些停車場建設僅僅靠政府撥款是遠遠不夠的。《青島市停車場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或利用空閑場地開辦公共停車場。
有投入沒有產出,無疑會影響社會資金進入停車場的建設。市規劃設計院研究員劉淑永認為,應從政策、價格、配套優惠等方面加以扶持,摸索成熟的停車場產業化運作體制,讓社會資金積極參與停車場的建設和管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停車難。沒有社會資金的大量投入,只能在馬路上劃線停車,擠占交通空間,使道路越來越擁擠。
漲價鼓聲擂起
市人大代表馬鴻冰表示,要搞好這一問題,停車價格首先需要改變,由于停車費用低,沒有人在停車時有時間意識,更沒有商人愿意投資進入這個產業的。
市社科院研究員劉同昌認為,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因占地小、存取快將是未來幾年內停車設備發展的主要方向,是商家投資的重點,但以目前的收費價格,鮮有敢投資者。
據交警支隊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共有汽車近40萬輛,其中市內四區私家車10萬多輛,而真正的公共停車泊位只有3萬個,也就是說3個車主要爭1個車位。同時,去年我市新增小轎車就達到8萬余輛,每年的旅游旺季,大量的旅游大巴和自駕游車輛進入青島,使停車難更加凸顯。而目前青島停車場的收費標準在國內同類城市是最低的,我市執行的停車場收費標準是1993年出臺的一份收費通知,已經13年沒有變動。這種現象為規范停車場收費提供了契機。
目前,市物價局經過調研已經擬訂出《停車場收費管理辦法(討論稿)》,物價、公安、交通等相關部門已經召開會議,加速《青島市停車場規劃建設和機動車停放管理條例》的出臺。
“停車收費價格不會一刀切。”據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收費調整將實行分區域、分時段、計時收費。今年“五一”期間,前海一線實行小型車10元/小時、大客車15元/小時的收費價格,停車收費價格調整已經初露端倪。(記者
曹為鵬)
■最新消息
停車場要分類收費
6月10日起至6月20日期間進行新的登記
晚報訊
記者昨天從市公安交警部門了解到,根據市政府《關于市內停車場建設和管理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要求,近期,交警部門擬對我市市內四區和嶗山區的收費公共停車場、道路臨時停車泊位實行分類管理。
實行分類管理后,停車場的類別按所處區域確定,確定后的停車場將執行新的收費標準,具體辦理程序為:
1.經青島市公安局停車場管理辦公室審批取得《公共停車場開辦證》、《臨時停車場許可證》的收費公共停車場提出書面申請,于2006年6月10日起至6月20日期間,攜帶書面申請和有關證件到青島市公安局停車場管理辦公室登記手續,以確定類別。
2.未經審批或者新建、新增的收費公共停車場于2006年6月20日后到青島市公安局停車場管理辦公室登記手續,以確定收費類別。
3.已經確定收費類別的收費公共停車場、道路臨時停車泊位將向社會公示。青島市公安局停車場管理辦公室地址:東海西路7號910室,聯系電話:83097220,聯系人:韓健(記者
曹為鵬 通訊員 周江波 欒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