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作人員在柳樹樹干上釋放管氏腫腿蜂 |
&n
bsp;昨天,20萬只身長只有1毫米、形似小螞蟻的管氏腫腿蜂集體出動,在叢林綠樹中尋找和消滅它的天敵——天牛。據了解,今年將總共有1500萬只管氏腫腿蜂和8億只周氏嚙小蜂陸續出動,防治天牛、松毛蟲及蛀干類害蟲,在全市范圍內保衛柳樹、法國梧桐等樹種。據悉,我市是繼北京市后第二個同時掌握上述兩種生物天敵繁育技術的城市,生物天敵的研發和推廣水平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列第一位。
現場 小蜂出動護大樹
昨天上午9時許,記者在嶗山區生物天敵繁育中心看到,每100只管氏腫腿蜂被集中放在一個透明小瓶子里。10分鐘后,它們由市森林病蟲害防治站工作人員帶到了嶗山區沙子口大河東的一片柳樹林外,由于溫度變化,原來蜷縮在一起的腫腿蜂漸漸“蘇醒”過來,它們爬到瓶口的棉花團旁,躍躍欲試要出來“滅敵”。
記者隨工作人員走進柳樹林,工作人員打開瓶蓋,選擇樹干的背陰處,將小瓶呈25度倒掛在樹枝或釘子上,腫腿蜂爭先恐后爬出小瓶。市森林病蟲害防治站站長耿以龍告訴記者,管氏腫腿蜂是天牛的一種體外寄生蜂,它們的神奇之處在于搜索寄生能力很強,能自己沿著蟲道找到天牛等鉆柱性害蟲,寄生在它們的幼蟲內,將有害物質食盡。根據小蜂的生活習性,在20℃的無風天氣活動,最有利于它們找到寄主,大約22天后會繁育出下一代。
問題 農藥殺蟲危害環境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森林和綠地面積的大量增加,我市生態環境和市民生活得到了改善,但由于人工林和人工綠地的植被類型簡單,生物鏈單一,林業和園林蟲害發生面積持續上升,年發生面積高達80萬畝,楊樹食葉害蟲、松毛蟲和蛀干類害蟲成為主要的害蟲種類。我市每年用于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化學劇毒農藥高達150噸,價值500萬元。長期使用化學農藥,一些害蟲已經產生了很強的抗藥性,許多害蟲的天敵又被大量殺滅,致使一些害蟲更加猖獗。同時,許多化學農藥嚴重污染水體、大氣和土壤,危害人們健康。
效果 小蜂滅害沒有污染
釋放生物天敵小蜂來防治害蟲,具有高效、無毒、無污染、有效保護生態、維護生態平衡、對人和禽畜等動物無害等特點,它已漸漸取代化學防治法,成為防治林業園林病蟲害的首選。
但是,生物天敵繁育技術屬發明專利,要引進需花費數額較大的技術轉讓費。近兩年來,市林業局自主創新,陸續研究掌握了我市主要害蟲生物天敵——周氏嚙小蜂和管氏腫腿蜂的規模繁育技術。目前,兩種天敵已基本涵蓋我市70%左右的林業園林病蟲害的防治,初步建成生物天敵防治體系。(記者
于小陽 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