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見到青島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張衛平的時候,他剛把辦公地點從嶗山區搬到市政府大樓,排在他日程表上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下發《青島高新區“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征求基層部門和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的意見。
1992年以來,青島高新區通過“東進、西移、南伸、北拓”,產業高速增長,“地盤”急劇擴張,已真正成為我市科技自主創新的前沿陣地和廣闊平臺。
剛剛從北京捧回“國字號”招牌的膠州灣新產業基地,占地面積9.95平方公里,產業布局以電子信息、現代加工制造、新材料、海洋生物技術為主,目標是建成集約型、生態型的現代化產業園區。日前,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黃島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青島科技街重新得以確址,市南軟件園經省政府批準納入高新區統一管理。加上原有的高科技工業園,青島高新區呈現出“一區四園”齊頭并進的嶄新格局。
眾所周知,青島高新區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躋身首批國家級高新區行列,2000年,又成為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經過14年的積累發展,青島高新區聚集了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研發機構和高層次創新人才隊伍,形成了以家電電子、軟件、生物制藥、新材料為主導的四大高新技術領航產業群,成為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地,人才、資金和智力的密集區以及科技自主創新最為活躍的“核心地帶”。2005年,青島高新區實現生產總值196.98億元,稅收總收入29.39億元。
然而,隨著近年來高新區經濟快速增長,產業用地愈發緊張,空間壓力日益增大。可用土地不足,既制約了園區招商引資進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園內企業的成長。市科技局負責人介紹說,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作出調整高新區管理體制的重大決定,目的在于迅速解決高新區發展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通過重新調整、部署管理體制和園區格局,為進一步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高城市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奠定堅實基礎。
記者從青島高新辦了解到,新組建的高新區管委會將統一協調管理青島高科技工業園、黃島新技術開發試驗區、市北新產業園(含膠州灣新產業基地、青島科技街)、市南軟件園的開發建設。張衛平告訴記者,圍繞建設創新型城市的總體目標,青島高新區將通過實施“二次創業”,為全市科技自主創新作出應有貢獻。到2010年,青島高新區將力爭完成生產總值490億元。(本報記者 張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