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文口若懸河
姜文抓住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尾巴”現身,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談起中國電影現狀,他用“農轉非”“養豬”等作闡釋,末了更暗諷張藝謀
、陳凱歌大片注水。不過當被記者問到他的新片和緋聞女友的表現時,他即翻臉走人。
關于中國電影,姜文認為,實際上在中國,在很多地方把一個很單純,或者很新鮮的東西刷了很多色,什么第五代、新銳,結果使得電影很難看。
不該拍電影的在拍電影,真正能拍電影的不能拍電影。昨日姜文在批駁所謂電影分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的說法時,又冒出一個“農轉非”的說法,“我們中國是一個‘農業電影國’,美國是一個‘工業電影國’,法國雖然老做奶酪,但相對中國,也是‘工業電影國’。當然我們中國現在也在‘農轉非’。不過很多人做不出來工業電影。其實,農業電影沒有什么不好,你弄得好的話,會出很多綠色電影,沒有化肥,對身體非常好,也能賺很多錢。但在‘農轉非’的過程中,有一些片子,非農非工業,因為是在鄉鎮,實在不像個工業電影,也實在沒有農業電影的優勢。農業靠天吃飯,電影也是靠天吃飯的,要有好的苗,好的把勢去維護,這樣才能做好電影。”
《紅高粱》是綠色電影
對于到底何為“綠色電影”,姜文說:“比如說《紅高粱》這都算。就是說沒加過多少化肥,吃起來有營養,貨真價實。這個不難懂吧?比如說一頭豬養兩年殺了,是好吃的;現在有一些豬只養三個月就殺了,不好吃,因為加了一些其他的東西給它催肥,看著挺漂亮,那不是應該吃的東西。這就像有人給豬肉注水一樣,中國有好幾部電影宣稱投資幾個億,還有那些炒作都是化肥,和片子本身我們能吃進去的營養沒有什么關系。”顯然,姜文是在暗諷當下的一些大制作影片。
提起周韻就翻臉走人
別看姜文說起中國電影時妙語連篇,不過在問到與他有關的問題上卻是閉口不語。
昨天當記者問道:“你剛才講綠色電影,那么能不能談談你的這部《太陽升起的地方》綠色在哪些地方?你能評價一下周韻在片中的表現嗎?”剛才還露著笑容的姜文沒有料到會冒出這個問題,他皺著眉頭不客氣地說了一句:“這個問題還是不回答了吧。”說完陰沉著臉沖著話筒說了一句:“對話結束。”說罷馬上站起身來,迅速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