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日,安徽省黃山市西溪南村剛剛建成的《金瓶梅》遺址公園開門營業。
與此同時,山東也有兩家《金瓶梅》景區正在修建或正計劃修建:一家是聊城市陽谷縣的“《金瓶梅》文化旅游區”;另一家則是距陽谷幾十公里的臨清市,一條以休閑文化旅游為主的“《金瓶梅》文化街”已正式納入規劃,計劃五
年內修建完成。
陽谷臨清爭打《金瓶梅》牌
5月28日上午,時針指向10點,仿宋代的紫石街上,一個身穿長衫、手搖折扇的公子哥兒搖擺著從遠處走來,當他路過一座兩層小樓時,“啪嗒”一聲,一根竹竿從天而降砸在身上,男子惱怒地仰起頭,卻看見一位美貌少婦正倚窗張望,男子頓時傻了(上圖)……
這個似曾相識的場景可不是發生在影視劇里,而是在陽谷縣獅子樓旅游城里,“西門慶初遇潘金蓮”是旅游城里每日必演的特色節目。
根據《水滸傳》記載,山東陽谷縣曾是武松打虎、斗殺西門慶的地方。2003年10月1日,一座投資三千多萬元的獅子樓旅游城開門營業,該景區分為水滸文化區、金瓶梅文化區和宋代民俗文化區,主打“旗幟”就是《水滸》和《金瓶梅》文化。
“潘金蓮”住的二層小樓是“武大郎家”,這位“潘金蓮”是旅游城在全省范圍內公開招聘來的,身份是“景區形象大使”。“武大郎家”對面是“王氏茶坊”。沿著“武大郎家”一路前行,還會看到獅子樓酒店、西門慶的生藥鋪、鹽鋪、當鋪、綢緞莊等。但再往前走,就是一大片空地,導游介紹,這塊空地是留著建西門慶七進庭院的。
“旅游城里的水滸文化區、宋代民俗文化區都已完成,就剩下金瓶梅文化區了,西門慶庭院就屬于這部分景區。”陽谷縣旅游局一位工作人員講:“可這塊地一直空著,因為要建西門慶庭院,就要涉及其妻妾的住房,甚至一些性文化,《金瓶梅》畢竟是件有爭議的作品。”
如果說陽谷縣在開發《金瓶梅》景區上還有顧慮的話,臨清市的旅游開發則更放得開些。在新近制定的《臨清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上,臨清市已準備打出“《金瓶梅》故鄉”的旗號,并將“《金瓶梅》休閑文化旅游”作為主要旅游開發項目。
《規劃》表明,臨清市將在五年內建成一條《金瓶梅》文化街,按照《金瓶梅》一書的描寫,景區內有西門慶七進院落、王婆茶館、武大郎炊餅鋪、古戲樓等建筑,所有建筑都是宋代風格,沿街販賣宋代或明清的仿古貨品,并推出各色金瓶梅小吃。此外,還將建《金瓶梅》蠟像館、《金瓶梅》文化陳列館和國際《金瓶梅》學術會議中心。
而景區內的節目設計也別出心裁,為了調動游客的積極性,旅游部門專門設計了“西門慶初會潘金蓮”、“武大捉奸”、“發配孟州”等節目,邀請游客參與表演并拍攝成光碟。此外,還計劃建一座“新婚鴛鴦樓”,里面有性教育設施,專門提供給新婚夫婦居住。
哪兒才是西門慶的家
黃山腳下已有一座西門慶府第,現在山東又出現兩家西門慶庭院,那么哪兒才是西門慶真正的家呢?
雖然《金瓶梅》開篇就說明事情發生在“山東省東平府清河縣中”,但與河北清河縣隔河相距35公里的臨清市認為,《金瓶梅》寫作背景地應該是在臨清。
“上世紀90年代,國際《金瓶梅》研討會在臨清召開,大多數專家都認為背景發生地應該是臨清,《金瓶梅》從58回到100回里,有25處直接寫到臨清,臨清有60多處地點、景觀、寺廟、村莊名和書中所描寫的地名吻合,而且《金瓶梅》里的方言、風俗、飲食、生活習慣也都與臨清相同。”
而陽谷縣開發《金瓶梅》的根據則來自于人們耳熟能詳的《水滸傳》。《水滸傳》中描述,武松在景陽岡打虎后,是在陽谷遇到兄長武大和嫂子潘金蓮的,后來又斗殺西門慶,所以《金瓶梅》發生地應是陽谷。
雖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兩家相處得倒也和睦,并沒有為《金瓶梅》爭得劍拔弩張。因為《金瓶梅》作者身世一直是個謎,不僅陽谷和臨清在爭,南京、徽州、棗莊等地也都在爭奪,據說關于作者身世的說法已出現50多種版本。
而山東大學旅游管理系教授王晨光則認為,開發《金瓶梅》本就是旅游部門和企業的一個商業策劃,只要能造噱頭、爭市場,西門慶是哪里人關系并不大。
昔日禁書適宜建景區嗎
不僅僅對西門慶家鄉在何處存在很大爭議,人們對是否應該開發《金瓶梅》景區的爭議也在一步步升級。
“《金瓶梅》有80萬字,描寫到西門慶私人生活的才兩萬多字,為什么老盯著這兩萬字,不多看看剩下的78萬字呢?”陽谷縣旅游局劉洪軍副局長說。其實《金瓶梅》更多描寫了當時的商業文化、建筑文化、飲食文化、園林文化、養生文化,而《金瓶梅》景區主要展現的也是這些文化。
和劉洪軍持相同觀點的大有人在,中國《金瓶梅》研究學會葉桂桐教授就認為:“《金瓶梅》堪稱一幅16世紀的社會風俗畫卷,開發景區可以把昔日的‘禁書’向大眾普及。”
而山東大學旅游管理系的王晨光教授則從旅游角度對開發《金瓶梅》表示贊同:“旅游是為了休閑放松,若景區沒有賣點,則很難生存。”
“難道該把一切都交給市場嗎?”在陽谷縣獅子樓旅游城里,一位游客站在即將建西門慶庭院的空地上問道,“將來我領兒子來參觀西門慶庭院,看見里面有‘仙人橋’和‘仙人洞’,他問我這是什么,我該怎么回答?”
山東師范大學旅游管理系的何佳梅教授也對開發《金瓶梅》持反對態度,她認為:“旅游開發也要有道德準入原則,《金瓶梅》里的道德理念與傳統道德格格不入,不值得弘揚。”
錯位開發避免景區雷同
在一片爭議聲中,《金瓶梅》景區畢竟還是建成或者即將建成了,但這些景區面臨的下一個難題是:當游客從梁山或景陽岡上下來,該去西門慶哪個家呢?兩個家相距幾十公里,都是一樣的庭院、縣衙、店鋪、酒樓……
對于重復建設這個問題,陽谷縣旅游局劉洪軍副局長認為,陽谷的《金瓶梅》景區是對《水滸》的補充,他們的主打方向還是水滸旅游。
而臨清市旅游局李保太局長則認為,雖然已有陽谷縣的《金瓶梅》景區在前,但臨清可以有不同的反映方式,他們將把重點放在“休閑旅游”上。比如游客可以在景區內品嘗到書中所描寫的各種美味,還能舞獅子、踩高蹺、蹴鞠、下棋、打秋千、放焰火,參加《金瓶梅》里一些情節的表演,就像真正生活在宋代。
但實際上,陽谷縣獅子樓旅游城的發展方向也是滿足游客吃、住、行、游、娛、購等多方面需求,而且早已推出了“金瓶梅宴”等特色飲食。
“解決重復建設的關鍵還在于策劃,必須要錯位開發,要讓兩個《金瓶梅》景區形成互補關系。”山東大學旅游管理系王德剛教授評價,“但這并不容易做到,《金瓶梅》是一個難做的好題目。”
“市場才能決定景區的成敗,很多景區都經歷過一哄而上、再由亂到治的過程,成熟的市場自然會把景區優勝劣汰。”山東大學王晨光教授說,“還是等著游客用腳來投票吧。”
◆新聞鏈接
《金瓶梅》是個“香餑餑”
其實,目前開發《金瓶梅》的不僅是陽谷和臨清,由于安徽有專家判斷西門慶應是徽商代表,于是安徽黃山市徽州區專門修建了“金瓶梅遺址公園”,內有西門慶花園、店鋪、周邊村落等景觀。
南京某大酒店已推出“金瓶梅宴”,在悠揚的《春江花月夜》中,“潘金蓮”們為食客端上一道道美味,餐具也都是按照書中描寫特意配置的,“西門慶”和“武大”也會同時出場為客人助興。
此外,棗莊市也提出,《金瓶梅》作者可能是棗莊文人賈三近,但目前還沒有開發成旅游項目。
游客點評《金瓶梅》熱
支持方:
■都什么年代了,我們應該學會寬容,《金瓶梅》為什么不能建景區?
■從小只知道《金瓶梅》是部禁書,現在終于有機會讓老百姓了解這個故事、了解這段歷史了。
■旅游開發為什么要背負太多道德的東西?是因為我們山東是孔孟之鄉嗎?
■二戰集中營、岳飛廟里的秦檜像都是反面的,為什么不能開發西門慶?人們可以批判著接受啊。
反對方:
■開發旅游資源也要宣揚真善美,能建金瓶梅公園,豈不是也能為漢奸賣國賊建公園了?
■中國歷史上有這么多名人,干嗎非要宣揚西門慶?有人說西門慶是徽商的代表,那是對徽商的侮辱。
■恢復歷史可以,但不要恢復歷史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