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多多事件是誰的錯?教育,究竟為了什么? 蔣多多可憐,在于她單薄。”
&nb
sp;
——— 網友跟貼
蔣多多,一名普通的河南高三考生,7月初卻成了中國報紙與網絡熱議的焦點。她在高考時故意用兩色筆答題,希望被判零分引起重視。最近,青島新聞網對蔣多多事件的網上調查顯示,相對于蔣多多班主任、同學和專家一面倒的指責和抱怨之詞,52.8%的網友支持蔣多多,認為中國當前的教育制度是該抨擊;32.8%的網友態度寬容,認為社會及輿論應保護這個“敢說敢做”的孩子;10.2%的網友認為蔣多多太傻了,純粹是天真的宣泄;另有2.29%的網友認為蔣多多現象是讀書無用論抬頭,1.67%的網友不能理解她的行為。
不少網友通過網站跟貼,對此事展開爭論。大部分支持蔣多多的網友認為,蔣多多的行為雖然過激,但是卻點到了了中國目前的教育的軟肋。網友大司雷認為:“中國人現在認定,只有上大學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這種想法根本是錯誤的,那些藝術家,歌唱家,作家,很可能都被扼殺在中國的教育制度中了。其實,不是任何人都適合讀書的,孩子可能繪畫有天分,可能愛幻想,可能嗓音很好,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中國的教育讓家長和老師的愛都有了條件,就是孩子的分數必須是高的。感謝蔣多多,勇敢的說出了很多人心里不敢說的話,她是個勇敢的孩子!”
網友“ωǒ不孤單”跟帖說:“其實光憑蔣多多自己的這點力量是不過的,她只是在社會上能引起一時的轟動,但是中國的教育模式和結構是根深蒂固的,怎么能輕易的就變動,不過我還是很支持多多同學,同時也佩服她的膽量,太有魄力了,支持!”
網友“carolinewl”:大學四年課堂上學的知識倒真沒有多少,只是覺得去體會一下那種氛圍還是不錯的。中國的教育,嚴進寬出,反正就是有很多不合理,只是我們無法在短期內解決,所以就不得不受制于它!
網友“天平座的雨”
說:“看看高考對社會的影響吧,工地停工、家長擋車攔路、媒體大肆炒作,比科舉制度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國難道就無法擺脫千年的桎酷?”
一部分網友不認同蔣多多的看法,“*杰*
”發言說:“上大學,在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是人生路上的一段提高。不應該太沖動,拿高考做賭注,
要發泄心中的不滿也要理智,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不能毀了自己的前程。這樣對自己的將來也會有影響,畢竟多數人對這種個性的行為還是不能理解!
還有的網友對蔣多多此舉的動機有所懷疑,網友jj7
跟貼說:“既然那么不屑于高考,不屑于中國的教育,為什么還要苦讀三年?為什么還要參加考試?難道僅僅是為了上演這出鬧?她是想抨擊應試教育,還是更想引起社會的注意,不得而知!”
一個有趣的現象,搜狐網最近也作了一個關于蔣多多的調查:你是否支持蔣多多的這種做法?結果有50%網友表示支持,但自己不會這樣做; 14.74%
網友稱支持,自己也會這樣去做;29.37% 的網友持反對態度。這與青島網友的看法基本一致。
應該說,蔣多多事件是對中國教育界的一個警醒,讓我們深思的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制度到底應該是什么樣的?是不是考上大學才是人生成才的真正標志。讓我們看看蔣多多心中理想的教育制度是什么樣的。
蔣多多:我心目中的理想教育制度是沒有年級的區分,沒有考試,教師和學生是良師益友的關系,教學完全是發掘學生的潛能,學的東西要對社會有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記者;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