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一名45歲的重度肥胖男子,在半個月內先后出現兩次腦血栓,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專家經檢查發現,他的
左側頸內動脈顱內段最窄處比一根頭發絲兒還細(0.01mm),接近完全閉塞。專家打破常規,為患者實施頸內動脈顱內段重度狹窄支架置入術(腦血管內放支架)獲得成功,患者昨日病愈出院。據悉,此種療法在島城尚屬首例。
據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孫淼介紹,這名患者是一名工人,身高1.8米、體重140公斤,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癥等多種疾病。入院治療前,這名患者先后在半個月內兩次出現腦血栓,栓塞的血管位于顱內左側血管,導致右側手腳活動失靈。常規的治療方法是采用擴張血管和溶栓藥物保守治療,但缺點是治標不治本。
7月26日下午,孫淼和張繼方等醫師聯手,先從病人右側大腿根部股動脈插入一根外徑2毫米、內徑1.8毫米的導管,經心臟直達腦部病變血管,然后再用一根直徑為1毫米的導管,把直徑0.9毫米、長13毫米的血管支架,通過第一根導管內部運送到腦內血管狹窄處。當這個處于壓縮狀態的支架脫離運送導管時,可立即膨脹恢復至內徑為2.5毫米、長度不變的導管取代病變血管向大腦正常供血。整個手術過程不足一小時。(記者潘修雷通訊員伊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