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宗款指著地圖告訴記者他在海上救人的地點 | 城陽區紅島街道前韓村人劉宗款從事海上捕
撈業22年,對于遇到險情的船只,他總是有求必應,從來不求回報,11年救助了30多艘遇險漁船。紅島居民說,在海上碰上他可算遇到了救星。近日,記者到前韓村采訪了他。
一次救人損失6萬元
劉宗款告訴記者,2003年12月16日凌晨,他正在靠近韓國海域的公海捕撈,突然接到魯城漁1322號漁船的呼救信號,對方一名船員在作業時被漁網絞斷了手腕,當時漁船距最近的海岸有165海里,狂風卷起大浪高達5米,在這種情況下,載著傷員的魯城漁1322號根本不具備航運能力。劉宗款當即放下手中的捕撈作業,為節省時間,與對方聯系后,兩條船對開接應。經過兩個小時的奔波,劉宗款終于把傷者接到自己的船上。
為了給傷者贏得寶貴的救治時間,劉宗款果斷招呼眾人砍斷了自己船上價值2萬多元的600張漁網,冒著8級大風,開足馬力往回趕。用了20個小時,次日清晨到達沙子口碼頭。傷員立即被送到醫院,經過緊急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絞斷的手腕也接活了。而為了營救傷員,劉宗款至少損失6萬元。
他救人救上了“癮”
2003年3月份,魯城漁1232號漁船在浙江海域發動機發生故障向劉宗款求助,在緊急修理無效果的情況下,劉宗款將故障船從浙江拖回了沙子口碼頭。“海上捕撈是一件很繁忙的事情,而救人就要放下手中的活,損失肯定很大。開始時,我也很猶豫,但想想還是人命重要,時間長了,一碰到求助信號,我就有一種救人的沖動。”劉宗款對記者說。
從來不要被救者回報
據劉宗款介紹,從事海上捕撈22年來,他先后多次救起的遇險船只,其中僅1995年以來,他帶領的船隊已救助船只30多條,救助人員10多名,而給他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達三十多萬元,但他卻從來沒有要求被救者回報。記者王濤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