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民軍宣布《停戰協定》作廢
8月22日,朝鮮中央社發自板門店的一則消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朝鮮人民軍表示,鑒于韓美正在舉行的“乙支焦點透鏡”演習是“一種戰爭行為”,所以宣告“停戰協定”失效,朝鮮人民軍將主動采
取“必要的軍事行動”。
不再受停戰協定約束
據朝中社發自板門店的報道,朝鮮政府22日強烈譴責美國說,韓美正在進行的“乙支焦點透鏡”軍事演習是“一種戰爭行為”,朝鮮將因此不再受“停戰協定”的約束。
朝鮮人民軍板門店代表部發言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乙支焦點透鏡’聯合軍演是對朝鮮人民共和國的最直接的軍事恐嚇行為,它是違背停戰協定的戰爭行為。誰都無法保證軍演一定不會演變為真正的戰爭。美國此次展開的聯合軍演,與其在朝鮮半島周圍開展大規模海軍、空軍聯合訓練的時間相吻合,這是史無前例的。……因此,朝鮮認為美國此次軍演,是宣布停戰協定失效的戰爭行為。朝鮮人民軍今后將不再受停戰協定的約束,為守護國家的安全和自主權,將主動采取必要的軍事行動。”
8月23日,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也發表評論員文章稱,美國展開大規模侵朝戰爭演習,證明美國沒有消除朝美對決的意志。評論說,“乙支焦點透鏡”聯合軍演是危險的“玩火”游戲。
停戰協定有局限性
“停戰協定”的全稱是《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一方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它簽署于1953年7月27日,迄今已存在了半個多世紀。
“停戰協定”劃定了朝鮮半島的軍事分界線和非軍事區,構建了朝鮮半島不戰不和的停戰體制。但是,“停戰協定”的局限性也很明顯。
“停戰協定”是在朝鮮戰爭正酣之時簽訂的,它不是和平條約,所以帶有短期性質。朝鮮半島在此后的半個多世紀里,一直處于不穩定的停戰狀態。
當年,依據“停戰協定”第一條規定,在簽署協定之后,曾成立了“軍事停戰委員會”,由交戰雙方各派5名高級軍官組成。但是,從1991年3月開始,朝鮮拒絕出席“軍停委”會議,理由是:當時聯合國軍在“軍停委”的首席代表改用了韓國軍人,而韓國不是聯合國軍成員,自身不具有作戰指揮權并且曾反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為此朝鮮撤回了本國在“軍停委”的代表,之后,中國應朝鮮的要求,也召回了駐“軍停委”的代表。后來,“停戰協定”的監督機構就處于空轉狀態。
平壤一切如常
朝鮮人民軍宣布不再受“停戰協定”約束的消息,立刻引起世界的高度關注。
但據駐平壤的美聯社記者8月23日發回的報道,這一消息在平壤看不到有什么異樣的反應,街上的軍人和警察并沒增加,朝鮮的中央電視臺和廣播電臺也沒有特別強調這一消息,首都居民和往常一樣平靜,總之是“一切正常”。
不過,韓國的朝鮮問題專家則認為,朝鮮接下來可能會采取以下的“必要軍事行動”:一是舉行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軍演,與美韓的聯合軍演相對抗;二是發射遠程導彈進行武力展示;三是進行地下核實驗,證實外界對其核實力的猜測。
美日韓悄悄加緊應對
平壤表面平靜,美國、韓國和日本卻沒閑著,最近,他們一直在圍繞朝鮮半島進行一系列的軍事部署。
據韓聯社8月21日報道,為了進一步應對朝鮮導彈,美國正考慮在韓國等西太平洋地區追加部署移動式“X波段雷達”。另外,美國海軍還在日本橫須賀部署8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這些導彈驅逐艦大部分都得到升級,可以執行防御導彈襲擊的任務。
8月22日,韓國成功發射第一顆軍民兩用通信衛星“木槿花-5號”(見本版相關報道)。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23日報道,日本防衛廳計劃在明年的預算案中劃入227億日元,作為應對朝鮮試射導彈的對策費用。該報稱,對策費主要用于緊急購買更多攔截用地對空導彈——愛國者導彈(PAC3)上,并還將用于改進電子偵察機的能力。
朝鮮半島安全形勢嚴峻
李敦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朝鮮半島研究室研究員)
就我所知,這不是朝鮮第一次說要先發制人,但是卻是朝鮮到目前為止第一次公開宣布停戰協定失效。這意味著朝鮮半島的事態非常嚴重,朝鮮半島的安全形勢將更加嚴峻。這也使各方對朝核問題的斡旋更加困難,重啟六方會談的難度也進一步加大。這個事件將給東北亞地區的經濟領域和其他領域的合作帶來消極影響。
在聯合國通過譴責朝鮮發射導彈的決議后,朝鮮與各方的關系進入了一個僵持的階段,各方都在尋找突破口,但是卻找不到有效的辦法來打破冷淡的氣氛。
在各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宣布停戰協定失效是朝鮮的一個選擇。既然朝鮮認為美韓的聯合軍演違反了停戰協定的規定,那么它宣布停戰協定作廢也就意味著朝鮮和美韓已經進入了戰爭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隨時都可能有突發事件發生。朝鮮可能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或者制造小規模的武裝沖突,也可能向美軍基地發射導彈。
朝鮮作為中國的周邊國家,宣布停戰協定失效也將使中國的和平建設、經濟發展面臨更多的不利因素。
當然,聲明本身措辭的火藥味并不是很濃,從這點上看,朝鮮并沒有把對話的大門堵死,對下一步的協商還是留有一定余地的。(本報記者 鄭挺穎/電話采訪整理)本報主筆 邱永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