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成新菜 每斤售價2500元
近日,省城盧女士在收看電視節目時,一條餐飲廣告讓她很吃驚,廣告上說,省城某酒樓新推出的菜是用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大鯢)做的!這讓盧女士很疑惑,娃娃魚既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何上了餐桌,酒店怎能大張旗鼓地
宣傳?
價格好貴:每500克售價2500元
酒樓說,享用娃娃魚的食客多為商務高端客戶
9月17日下午5時,記者來到這家推出新菜———娃娃魚的海鮮酒樓。在水產品展示區西北角的一個玻璃缸里,三四條腦袋寬扁、四肢短小的娃娃魚懶洋洋地趴著,像是受了傷,一些前來展示區選菜的顧客饒有興趣地觀賞著娃娃魚,不知是垂涎三尺,還是好奇心起。
該酒樓員工很殷勤地介紹,娃娃魚肉質細嫩,口感介于魚肉與蛇肉之間,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還有美容養顏、滋陰補腎、抗癌防癌等功效。
在這家酒樓菜單上,娃娃魚的價錢高得驚人,每500克售價是2500元,按位上餐是888元一位。據說,娃娃魚這道菜推出3個月以來,酒樓平均兩到三天宰殺一條,客源一直趨于穩定,來享用娃娃魚的食客多為商務高端客戶。
商家:進貨渠道恕不奉告
按規定,凡出售娃娃魚必須持證
9月20日,記者來到省漁政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該酒樓獲得了水生野生動物產品經營利用許可證,是目前省內惟一一家被允許經營娃娃魚的餐飲企業。據介紹,凡出售娃娃魚必須持有漁政部門批準頒發的《水生野生動物馴養證》《經營利用許可證》《捕捉證》《運輸證》,并向經營所在地的漁政部門提出申請。能被銷售的娃娃魚必須是人工飼養的子二代娃娃魚,并且無繁殖能力或傷殘品種。另外,經營者每月宰殺不得超過25條。
該酒樓的娃娃魚從何而來?酒樓員工聲稱這些娃娃魚是從湖南進的貨,但湖南省畜牧水產局漁政處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卻稱從未向外省組織過貨源。
湖南方面表示,當地有6家餐飲企業獲娃娃魚特許經營權,這些酒店與養殖場是一對一的供貨關系,即一家養殖場只能向一家餐飲店供貨。山西的餐飲企業如果從湖南娃娃魚養殖場購貨,必須持有山西省漁政部門批準的經營利用許可證。
當記者再次來到該酒樓采訪時,對方改口說出于商業自我保護,真正的供貨養殖場不能向媒體和社會公布。
環保人士:禁止獵奇畸形消費
消費者被誤導,認為吃娃娃魚是富貴和身份的象征
記者在隨機采訪中發現,多數市民對娃娃魚被送上餐桌持強烈質疑態度。市民杜小姐認真地說,“光聽‘娃娃魚’這個可愛的名字,人們哪還忍心動筷子?”
一位在環保部門工作的相關人士在接受電話采訪時稱,站在個人的角度上,他反對食用任何珍奇野生動物,而大眾飲食的獵奇心理,卻很可能會使環保部門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和努力付之東流。政府和餐飲企業應該打出環保牌,提倡保護動物的觀念。這位業內人士還特別強調,因為娃娃魚價格奇高,可能會誤導消費者認為吃娃娃魚是富貴和身份的象征,滋生了攀比消費的壞習氣,長此以往,對娃娃魚的保護非常不利。保護野生動物,關鍵之一是要禁止獵奇畸形消費,不要讓娃娃魚有消費市場。
管理部門:商家宣傳應謹慎
不鼓勵經營,不倡導食用
“限量銷售傷殘、無繁殖能力無科研價值的娃娃魚有利于促進娃娃魚養殖業,但放開娃娃魚的經營市場,讓漁政部門的監管難度隨之加大。目前省城部分海鮮酒店也想推出這道稀有菜,作為管理部門對這個審批很謹慎。即便是傷殘娃娃魚,其數量仍然稀少,不適合大眾消費。”省漁政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員這樣說。
太原市工商局商廣科表示,商家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宣傳原本無可厚非,但不能混淆野生和養殖這兩種概念,以此誤導消費者。從環保角度出發,商家應謹慎宣傳娃娃魚的食用價值。
農業部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樊處長接受電話采訪時稱,對于人工養殖的傷殘、無繁殖能力的娃娃魚,國家尚未有禁止經營的規定。樊處長的個人觀點是,不鼓勵商家經營銷售娃娃魚,不倡導消費者食用娃娃魚。(本報記者戎紫冰)
生物課
大鯢,俗稱“娃娃魚”,有長達3.5億年的進化史,是與大熊貓相媲美的活化石。1988年,大鯢被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列為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