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到達江油準備手術
死者精液樣本
妻子要為遇車禍喪生的丈夫生個孩子 成都兩醫(yī)生昨赴江油進行全國首例精子保存手術
相戀10年,劉強和女友王芳終于步入婚姻殿堂。然而,劉強意外車禍身亡卻讓兩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令人驚訝的是,王芳這時提出了一個驚人的建議:要為死去的丈夫生個孩子。昨日下午,成都市錦江區(qū)婦幼保健院(下稱錦江保健院)接到這個消息后派出兩名醫(yī)生緊急趕往江油。
王芳的愿望能夠實現(xiàn)嗎?本報記者隨同醫(yī)生前往江油,見證了這一全國首例精子保存手術的全過程。
保精愿望 為亡夫生個孩子
11月1日中午12時,在綿陽至廣元高速公路一個拐彎處,具有數(shù)年駕駛經驗的劉強突然沖出高速公路,車上一人當場身亡,劉強頭部受傷,嘴、鼻、耳多處流血。事發(fā)后,劉強被緊急送到江油市人民醫(yī)院。經查,劉強頭部嚴重受傷,一直處于深度昏迷狀態(tài)。
兩天后,住在重癥監(jiān)護室的劉強被宣告為腦死亡。悲痛中的王芳守在丈夫病床前,幾度昏倒。劉母傷心過度,也住進醫(yī)院。
據劉強的親戚稱,劉強今年23歲,王芳26歲。劉強13歲時就認識了王芳,自此二人相識、相知、相愛。今年9月1日,二人領取了結婚證,并準備于10月1日結婚。由于新房還在裝修中,婚禮被推后。沒想到,11月1日,劉強發(fā)生了車禍。劉強車禍后,王芳一直守在他身邊。11月3日,她提出能否保存精子為劉強生個孩子,在場的人都傷心地哭了。
同時,這個出人意料的想法讓所有的人吃了一驚,以前從沒聽說過這類事情,而且這家醫(yī)院也沒有相應的設備和專業(yè)醫(yī)生。于是,劉家和王芳決定向成都的醫(yī)院求援。
昨日下午1時許,錦江保健院接到劉家的電話。由于劉強已腦死亡、腎衰竭,失去了生命體征,實際上已經死亡。劉家已主動放棄了無謂的醫(yī)學維持,拔掉了劉強的人工呼吸管;因此,劉家請錦江保健院盡快派醫(yī)生前往江油,進行精子保存手術。錦江保健院立即派出鐘醫(yī)生和王醫(yī)生兩位得力醫(yī)生搭乘救護車前往。
出發(fā)前,針對這例全國罕見的精子保存手術,兩位醫(yī)生都出言謹慎。王醫(yī)生說,根據醫(yī)學常理推斷,人死后精子還可以存活8小時;當然越早動手術,其精子的活力越強,將來進行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也越大。
昨日下午3時許,錦江保健院的救護車趕到江油市人民醫(yī)院,隨后鐘醫(yī)生一行來到醫(yī)院大樓10樓。
保精波折 父親極力反對
然而,由于對保存精子手術知之甚少,劉家人產生了意見分歧。劉父反對這種匪夷所思的做法。
在劉家人看來,要保存精子,就要切除劉強的整個生殖系統(tǒng),與其讓劉強這么“死無全尸”,還不如不做手術。在劉家人意見僵持不下時,鐘醫(yī)生等人被請到8樓。經過初步了解,鐘醫(yī)生認為此時為劉強做精子保存手術,可能錯過了最佳時機。
劉強父母和妻子王芳是他的法定監(jiān)護人,因此手術前必須要3個監(jiān)護人一致同意簽字認可,否則醫(yī)生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劉母對丈夫很是氣憤,徑直對鐘醫(yī)生說:“不理他,你做你的。我們不要你們負責!”對此,鐘醫(yī)生一再解釋,這是個法律程序問題。后來,劉父也被人勸了回來,王芳也聞訊趕來了。王芳看上去是個清秀的女子,眼睛紅腫,在朋友的攙扶下才走進病房。
“我已經無法承受了,再說下去,我也跟著他(指兒子)去了。”劉父堅持己見時,劉母眼淚汪汪地說。最終,劉父還是同意了。劉強父母和王芳達成一致意見后又為支付手術費等發(fā)生了分歧。病房里一片喧嘩,一直沉默的王芳問:“多少錢?”隨后,她從錢包里掏出一疊錢,清點后支付給出診醫(yī)生。她的眼里只有傷感,蒼白的臉頰留著淚痕。
保精手術 精子活力待檢驗
下午5時許,劉強父母和王芳在協(xié)議書上簽了字。隨后,鐘醫(yī)生上了10樓,走進手術室外的醫(yī)務室,劉強靜靜地躺在那里。
在護士的幫助下,鐘醫(yī)生開始動手術。手術進行了10多分鐘,鐘醫(yī)生分3次將劉強的精子樣本放進低溫保存瓶里,并當著劉家人的面將標本密封好。“但愿他的精子活力很強!”鐘醫(yī)生說。
據鐘醫(yī)生稱,回到成都后,他將通過檢驗確定是否有活的精子細胞,如果有,那么實施人工授精就有可能,反之則沒有辦法實施。鐘醫(yī)生說,如果精子保存成功,王芳也愿意人工授精,屆時也還需要和醫(yī)院簽份協(xié)議。
采訪過程中,劉家人對王芳的做法很感激,但仍疑慮重重。比如,試管嬰兒會不會留下什么毛病?劉家能長期容留守寡的兒媳婦嗎?王芳今年才26歲,難道讓她一輩子守寡?在采訪中,記者曾試探著問王芳,想過今后怎么過沒有?她凝神想了一下,搖了搖頭。(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本報記者 袁勇 攝影 劉晉川 昨晚10時報道
·相關案例·
據《青年時訊》報道:北醫(yī)三院生殖醫(yī)學中心張小為大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曾經遇到過這種人,其丈夫因煤氣中毒死亡,當時死者妻子強烈要求保存死者的精子。為了安慰她,張大夫決定將死者的睪丸冷凍起來。當死者的妻子度過最難過的時刻,張大夫給她分析了要孩子會給她今后的生活和孩子的生活帶來的種種問題,最后她沒再找張大夫。
張大夫特別強調,低溫保存生物樣本,對樣本本身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另外,生殖保險的實施多采用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技術。因為,目前人工授精技術的成功率只有10%左右,試管嬰兒技術的成功率是40%左右,所以生殖保險的成功率不是100%,生殖保險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技術風險,而且這種風險也是很難避免的。
·相關爭論·
據人民網報道:用亡夫的冷凍精子受孕生子曾引發(fā)爭議。
【正方】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教授李瑤:不會帶來倫理問題。
提供者即使已死亡也是可以繼續(xù)使用,不會帶來倫理問題,關鍵就在于接受一方是否能同意使用這樣的精子。
【反方】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教授王延光:倫理學上并不贊成。
作為妻子,即使沒有與丈夫生前的協(xié)議,丈夫死后再用其精子生子,對于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中立方】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倫理學教研室主任李本富:妻子使用亡夫精子,倫理學上應特殊照顧。
在我國,不允許妻子使用亡夫精子。依據是我國不允許單身女性接受人工生殖。因為丈夫死亡,夫妻雙方的婚姻關系也就自動解除,對于妻子一方就屬于單身女性,那么即使是丈夫生前保存的精子也是不可以用來給妻子做人工生殖的。不過,從倫理學的角度上講,應該有特殊情況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