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猛熱帶鯧魚現長江
11月初,鎮江潤州區丹徒漁業村的漁民們在江面上捕到一種會咬人的“怪魚”,漁民們懷疑是食人鯧。經鑒定,這些“怪魚”其實是生活在熱帶的淡水白鯧。
鎮江漁民捕到“怪魚”
11月初,幾股冷空氣迅速帶走10月份的溫暖天氣,氣溫一下降到10℃—16℃。鎮江潤州區丹徒漁業村的漁民像往常一樣到江面上捕魚。
“幾網下去,捕到一種沒見過的魚,還以為是長江里的鳊魚,再細細比較外形上又有不同,牙齒特別的尖,還多。”幾位漁民議論起來。這種魚大多長6cm7㎝,稍大一點的有12cm14㎝長。之后幾天,十幾條船都捕到這種怪魚,加起來有幾十斤重。“這種魚體形似鳊魚,我們把手放在魚群里,它馬上就咬手,很痛,我們就懷疑是食人鯧。”漁民們說。
江水溫度偏高是主因
漁民們找到漁業部門做鑒定。鎮江農林局水產站的姚女士告訴記者,他們是11月初接到漁民舉報說捕到“怪魚”的,經仔細辨認,確定“怪魚”為淡水白鯧。但這種熱帶魚在低于10℃的水中便無法存活。它們成群地出現在冰冷的江水里意味著什么,姚女士和同事們進行了研究。
“今年天氣冷得比較遲,因此長江水表溫度比往年要高二三攝氏度,水下三四米的地方溫度還要再高一點。就在漁民發現淡水白鯧的時候,丹徒段江水表面溫度也在10℃以上,所以淡水白鯧能在江水里存活。”姚女士說,“淡水白鯧是熱帶魚類,生長的最適宜溫度為28℃30℃,最低臨界溫度為10℃。這時候它們能存活并不代表能在長江里越冬,可能再過一段時間,水溫下降,它們肯定耐不住寒冷,會相繼死去。”姚女士稱。
淡水白鯧可能來自養殖場
漁民們發現的這些淡水白鯧是從哪里來的?長江鎮江段出現淡水白鯧,南京段會不會也出現這種魚呢?南京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竇處長告訴記者,淡水白鯧作為一種外來魚種,上世紀90年代初逐漸在全國各地進行人工繁殖飼養,而且大都是池塘養殖,鎮江段漁民捕到的淡水白鯧應該是從江邊搞飼養的池塘里溜出來的。竇處長說:“這段時間長江南京段沒有發現這種魚類,就是過去幾年來漁民也從來沒在長江南京段捕到過這種魚。”
淡水白鯧江水中過不了冬
“就是長江南京段這時也來了淡水白鯧也不必害怕,它們在寒冷刺骨的江水里肯定過不了冬!”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唐天德教授也告訴記者,長江鎮江段出現的淡水白鯧應該是長江邊養殖廠池塘里“跑”出來的,漁民捕魚時江水表面溫度還高于10℃,等水下溫度低于10℃,它們就會死。
那么,這些淡水白鯧會不會是以前從池塘里跑出來的,長期生活在長江,適應了江水溫度而能存活下來的呢?唐教授表示不可能。“想要它能適應極低的江水溫度存活下來,那么它的基因就要發生變化,這就要與在長江里長期生存的魚類雜交獲得耐寒的特性,而這個雜交往往需要經過至少6代的過程。現在捕上來的淡水白鯧顯然還是原來的淡水白鯧,并沒有什么變化,所以它也不可能適應長江水冬天的低溫而存活下來。因此對長江南京段的漁業資源不會造成什么影響!”唐教授稱。
兇猛白鯧能吃掉活雞
唐天德教授介紹,淡水白鯧形似“食人魚”,原產于亞馬遜河流域,雖然沒有“食人魚”那么強的攻擊性,但也算是魚類中的兇猛動物,比如在一個養淡水白鯧的池子里摔進一只活雞,不到10分鐘,活雞就會被啃光。
責任編輯:林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