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幾個個頭、年紀差不多的高手,成立一個街舞組合
街舞奶奶南京找舞伴
邵瑜
動感的樂曲、繁亂夢幻的舞步、高難度的動作,這是時下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街舞。可如今,在明故宮、琵琶湖、莫愁湖等地,有一群老人,他們在佛心橋社區居民郭瑩波的帶領下,也愛上了街舞。60歲的郭奶奶有個心愿,她想找幾個高手,成立一個街舞組合。
迪斯科冠軍鐘愛街舞
寬大的休閑上衣,寬松的燈籠褲,遮住眼睛的帽子,看上去十分“哈韓”的打扮,便是郭瑩波平時的裝束。“因為經常跳街舞,動作幅度很大,所以穿這些休閑的服裝,這樣活動也自在些,”郭瑩波說,“不喜歡別人說我老,至少我還能和年輕人一樣跳街舞呢。”
早在1995年,當時在陜西工作的郭瑩波,曾獲得省級迪斯科大賽的冠軍。“這給我現在跳街舞打下了一些基礎。”
4年前,郭瑩波在電視上看到一場美國街舞大賽。“當時就被那動感、激烈的樂曲,和那些年輕人充滿活力的舞步所感染,立即學著扭動身子,可一遍怎么能學會呢?”于是,她開始四處找些相關的教學碟片自學。聽著節奏強烈的樂曲,郭瑩波很快就找到了感覺,“學到第四遍的時候,我已經完全可以跟上節拍,而且越跳越快。那種個性的張揚和全身完全放松的感覺,實在太棒了。”郭瑩波說到街舞十分激動。
每天跳三場,“很過癮”
郭瑩波不僅自己喜愛,還把跳街舞的樂趣與大家分享。她仔細地想了想,“這些年來跟我學跳舞的人,說有5000人一點都不過分。”
“我每天雷打不動跳三場,和幾百人一起跳,很過癮。”清晨六點半,郭瑩波就會準時出現在午朝門,帶上自己精心挑選、刻錄的音樂,教前來學習的“徒弟”。“一小時后,我還會到琵琶湖那里。”郭瑩波說,“晚上七點,在明故宮廣場,300多人和著音樂的鼓點,一起跳那才壯觀呢!”
據郭瑩波介紹,在這些徒弟當中,最小的40歲,最大的已經年逾古稀。“也有大學生報名來學街舞,雖說一撥一撥地來,可惜都沒能堅持下來。”郭瑩波有些遺憾,“年輕人大多只是一時興起,中老年人更懂得身體健康的重要,長期堅持下來,免疫力大大提高了。像我鍛煉了10多年,平時連感冒都沒有,血壓也慢慢恢復了正常,腿部也比同齡人靈活!”
想成立一個街舞組合
郭瑩波愛琢磨,只要聽到一段好聽的街舞音樂,就會四處找碟片。“我家里堆了好多碟,經常跑音像店,可買回來,有的一盤都沒有一首歌能用上。昨天我還刻錄了兩首,花了20元。”找到了新歌,她就會根據音樂編出一套新舞來,不僅有街舞,還有迪斯科、健身操、民族舞等。她得意地說:“我們這叫串燒舞,直到跳得大口大口喘氣。”
一起跳舞的伙伴中,有人起初很不愛說話,郭瑩波就告訴大家,跳街舞需要一種年輕和放松的心態,該放開就放開些。“到這兒來,咱都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一定要放得開!”漸漸地,大家的心態變得年輕了,性格開朗了,胖子變瘦了,就連大家的著裝也發生了改變,愛穿休閑運動裝了。
說到興頭上,郭瑩波忍不住起身給記者表演了一段街舞,邊跳邊“咚嗒嗒”地給自己打節奏,扭腰、轉頭干脆利索,那神采完全不亞于20歲的年輕人。
“我一直想找幾個和我的個頭、胖瘦、年紀差不多的高手,成立一個街舞組合。”郭瑩波說出了自己的愿望,“那樣,人多了跳起來整齊、有朝氣。”她表示,熱愛街舞、擅長街舞的南京市民可以與她交流切磋。“以后南京有什么活動,我們都可以去助興!”郭瑩波說。(快報社區記者
邵瑜 楊揚)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