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上牛市 想不掙錢都難”
股市持續火爆市民爭相入市淘金 島城力爭每年上市兩家公司 借牛市東風加快融資
今年66歲的顧大爺雖然踏入股市的時間不長,但感觸卻特別深。2004年下半年他在朋友的影響下開始買股票,用他自己的話說,“真是兩眼一抹黑,啥都不懂。買好股票就扔那兒了,幾個月后回去一看——真驚了!賠了30%還多。”首次“觸股”的顧大爺就這樣鎩羽而歸。
有了這次“被套”的經驗,顧大爺開始苦練“內功”,從書店買了許多專業書籍,從零學起,平時看見有關股市的信息,也都細心記下。半年多的“閉關”后,顧大爺今年年初“重出江湖”,嚴格按照書上教的技術手段操作,天天盯著股市k線,趕上前所未有的大牛市,顧大爺開始嘗到了賺錢的滋味。
前段時間,顧大爺買進的股票不到一個月就漲了20%多,讓原先不同意他“入市”的家人刮目相看。顧大爺開心地笑了:“趕上大牛市,想不掙錢都難。”
“2006年股市持續火爆,青島的股民人數也大幅增長,前來證券公司開戶的市民比往年增長了130%左右。”昨天,申銀萬國證券有限公司業務發展部經理倪志紅談起公司業務時也是笑容滿面。(李曉麗)
企業想要上市
政府重點扶持
市證監局工作人員介紹說,雖然今年本地企業上市情況喜人,但這些上市企業只分布在有限的幾個行業,同時境外上市規模也落后于國內同類城市。
為提高島城企業的上市熱情,明年有關部門擬建立“上市資源儲備庫”,將經過兩三年培育后具備上市能力的公司儲備起來重點扶持。同時,對打算上市的本地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讓條件成熟的企業盡快上市,力爭達到“平均每年新增上市公司2戶以上”的目標。(李曉麗)
16家公司股市融資130億
青島上市公司戶均融資額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排名首位
“中國康大10月9日在新加坡上市,青島軟控10月18日在深圳上市,加上12月16日上市的青島金王化學,我市首次實現了一年內上市3家企業。”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資本市場處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上市公司16家,發行股票17只,融資總額達到130億元。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我市上市公司的戶均融資額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構成了獨特的“青島現象”。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上半年,我市上市公司數量僅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0.26%,而創造的GDP、稅收、資產規模、銷售收入等約占其總數的10%以上,顯示出上市公司的強勁發展勢頭。
另外,歐美投資集團、華仁藥業、地恩科技、海隆機械、海豐航運、利群集團等企業也正積極準備上市工作。“上市一批、申報一批、輔導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李曉麗)
新聞鏈接
■中國康大是我市企業首次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又是我市第一家上市的縣域企業,同時還是我市第一家進入證券市場的農字號企業。
■青島軟控是我市首家在國內上市的民營企業。
■青島金王已成為亞洲同行業中第一家上市的公司,掛牌當天收盤價14.3元,較發行價上漲八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