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成長型中小企業高調前行
二百家企業去年完成銷售收入二百一十億元
本報訊
記者日前從市經貿委獲悉,去年我市開始實施的“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成效顯著,其中被認定的200家成長型企業2006年完成銷售收入
210億元,平均年銷售收入過億元。
據了解,目前,全市8.96萬戶中小企業,占全市企業總數的99%以上,中小企業實現的工業產值約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0%,創造利稅、就業分別占全市的40%和75%以上。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促進經濟增長、增加財政收入、擴大群眾就業、保持市場繁榮和保障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市經貿委中小企業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去年率先在省內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有效地推動了“育強引大、扶小促優”的戰略,在推動大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突出發展了中小企業,通過全面提高中小企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再創經濟發展新優勢。按照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在“十一五”期間,該工程每年從制造業企業中選擇200家成長型中小企業,通過完善政策措施和培育體系,支持和促進其快速發展壯大,每年使10%以上入選企業的銷售額、利稅增長都在30%以上,成為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初步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自主創新能力強、經濟社會效益高、規模總量大的中小企業群體。統計顯示,2006年,200家成長型中小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10億元,增長37%,其中63家企業增長50%以上。
記者了解到,為切實推進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我市有關部門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企業大力扶持。2006年,全市對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的補貼資金達到2930萬元,有5家成長型中小企業和1家擔保機構獲得了國家中小企業專項資金支持,總數達到13家,資金832萬元,對推動中小企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
市經貿委中小企業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按照梯次推進的方案,大力培育成長型中小企業,每年選擇1000家有一定技術含量、產品質量好、發展潛力大的小企業,通過提供創業指導、培訓、咨詢服務以及項目開發、小額貸款等措施,使其成長為規模企業。另外,對200家成長型企業,將綜合運用財政、金融、培訓、信息等優勢資源,促其做專、做精、做優、做強、做大。
(本報記者 劉紅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