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昨日,美國核潛艇在霍爾木茲海峽上浮撞日本油船,此消息引起外界高度關注。霍爾木茲海峽是海灣原油輸出大動脈,伊朗曾威脅如西方繼續對其施壓,將封鎖海峽。此言一出,美國海軍開始在霍爾木茲海峽排兵布陣,而駐巴林的美國第五艦隊真正實力遠超過外
界想象。
![]()
美國核潛艇與日本油輪相撞示意圖。美國海軍的一艘快速核動力攻擊潛艇9日與日本的一艘商船在阿拉伯海的霍爾木茲海峽相撞。雖說雙方都沒有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但相撞發生的地點、時間以及原因卻引起了國際軍事觀察家和政治分析家的高度關注。
事故 核潛艇撞上油輪尾部
1月9日,駐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司令凱文·阿達爾將軍向媒體證實:“我們的一艘潛艇與日本的一艘商船發生了相撞事故”,不過,這位將軍拒絕透露更多的細節。第五艦隊一位不愿向媒體透露姓名的海軍軍官表示,美國海軍的“紐波特紐斯”號快速核動力攻擊潛艇與日本商船相撞,但雙方都沒有太大的損失。
日本昭和殼牌石油公司9日表示,事件發生在東京時間9日凌晨4時15分(北京時間3時15分)左右,與美國潛艇相撞的是該公司的“最上川”號超級油輪,事發時正從波斯灣向新加坡運送原油。當時油輪上有8名日本船員和16名菲律賓船工,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日本外務省官員說,“紐波特紐斯”號核潛艇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上浮時撞到“最上川”號油輪尾部,油輪被撞后進水。目前,受損油輪正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附近航行,準備靠港檢修。
調查 美海軍反應迅速
2001年,美國海軍的一艘潛艇在夏威夷海域與一艘日本漁船相撞,造成9名日本人死亡。由于美國軍方反應遲緩,而潛艇艇長遲遲未作道歉,導致日本民眾和媒體對美國軍方強烈不滿,引發大規模的反美抗議。
引人關注的是,美國海軍的艦艇在波斯灣水域不是首度肇事:2004年7月,美國的“肯尼迪號”航母與當地的一艘小船相撞,造成船上所有人員死亡;2005年9月,美國的一艘核攻擊潛艇與土耳其的貨輪相撞,造成一定的損傷。
吸取上述教訓,美國海軍這次對事故的反應相當迅速:美國海軍官員首先表示,由于這次相撞事故發生在8日晚至9日凌晨之間,所以雙方的損失情況要等9日天亮后才能得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隨后也表示,美國五角大樓本身和海軍已成立一個聯合調查組,對這起相撞事件的原因展開調查。
日本對美方的迅速反應表示“滿意”。東京方面表示,美國大使館是在9日凌晨4時通知日本外務省的。
分析 布兵防范伊朗
霍爾木茲海峽是海灣原油輸出的大動脈,因此事故的發生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
不久前,伊朗海軍司令表示,如果美國、以色列或者其它西方國家繼續對伊朗施壓,伊朗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此番言論公之于眾后,美國海軍開始在霍爾木茲海峽排兵布陣。
目前,鄰近波斯灣的有去年9月底部署到前沿的“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戰斗群。美國軍方打著的旗號是,美國和盟國海軍正在該水域執行反恐怖和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走私行動。該戰斗群有6500名官兵,4艘其它戰艦和不明數量的核攻擊潛艇。美國媒體有傳言,本月還有一個航母戰斗群將赴伊朗鄰近水域,因此外界認為這是美國在為伊朗可能激化的事態做準備。
“紐波特紐斯”號快速核攻擊潛艇角色非同小可。該艇安裝有最新的消聲瓦,是美國潛艇中少數幾艘裝備有12個“戰斧”導彈垂直發射裝備的潛艇。1994年10月,它正式進駐海灣,并且在伊拉克戰爭中首次攻擊伊拉克的指揮與控制設施,摧毀伊軍的大量指揮中樞。因此,它有著“戰爭先兆”的綽號。相撞事件令“紐波特紐斯號”快速核攻擊潛艇意外曝光。綜合
內幕 美海軍第五艦隊隱形兵力難估量
美國第五艦隊的真正實力遠超過外界想象。現駐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于1995年7月1日組建,擔負著印度洋獨立方向上的作戰。從表面上看,第五艦隊是美國海軍現有5個艦隊中的“小弟弟”,組建的時間短,兵力規模小,平時在編的僅有20余艘艦艇、兵員萬余人、1個航母戰斗群,似乎只算是“半個艦隊”。然而,鮮為外人所知的是,該艦隊一旦有事,其兵力可以迅速擴大到艦艇百余艘、3-5個航母戰斗群。這樣的規模已將近占到美國海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第五艦隊的存在顯示,美國海軍在該區域部署的隱形兵力可能遠超外界的想象。綜合(重慶晨報)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