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布魯塞爾2月10日電
歐盟委員會近日提出一項引起廣泛爭議的立法建議,擬對汽車尾氣實施嚴格的強制性限排標準。此舉立即招致汽車制造商和環保人士的兩面夾擊。
按照歐盟委員會7日公布的這份建議,到2012年,歐盟境內銷售的新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應
比現在削減25%,降至每公里120克,到2020年降至每公里95克。其中,汽車制造商將被強制要求到2012年將尾氣排放量減至每公里130克,其余10克的減排量可通過“其他補充方式”實現,包括提高空調節能性、改進輪胎以及推廣使用生物燃料等。
歐盟目前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的主要手段就是讓汽車制造業作出自愿減排承諾,同時鼓勵民眾購買節能型汽車。
歐盟汽車制造商1998年曾自愿承諾,到2008年將新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至每公里140克,但時至今日,歐盟境內銷售的新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仍超過每公里160克,自愿減排目標恐難實現。正因如此,歐盟委員會才考慮采取強制性手段。
對于歐盟來說,控制汽車尾氣排放關系到《京都議定書》和“后京都時代”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能否實現。據歐盟統計,公路運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占到歐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五分之一,其中載客用汽車就占到了約12%。
盡管歐盟近些年來通過提高能效等技術手段在減排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但汽車數量的增加和偏好大型車的消費趨勢使得實際效果有限。在今年1月公布的新能源政策提議中,歐盟委員會剛設定了一個大膽的減排目標,即到202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至少削減20%,自然不能讓汽車行業拖了“后腿”。
對于歐盟提出的新強制標準,歐盟汽車制造業表示強烈反對,指責歐盟把限排溫室氣體的負擔全都壓在了汽車制造商身上。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警告說,每公里130克的尾氣排放指標太高,將導致汽車制造成本增加,影響歐盟汽車業的競爭力,進而引發失業。目前,汽車業是歐盟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對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3%,僅汽車制造業就解決了歐盟國家7%的就業。
歐盟委托的一份調查顯示,新排放標準將導致新車價格平均上漲近4000歐元。但業內人士估計,新車平均價格漲幅將高達5000歐元。
對此,歐盟委員會認為,歐盟汽車工業短期內的確會面臨嚴峻挑戰,但從長遠來看,這將增強歐盟汽車相對亞洲廉價汽車的競爭力,并有助于遏制全球氣候變暖。
作為汽車生產大國,德國尤其關注這次立法動向。歐盟委員會原本打算將2012年汽車制造商的強制減排目標設定為每公里120克,正是由于遭到德國的強烈反對和汽車業的積極游說,在經過妥協后將目標提高為每公里130克。
為此,一些環保人士批評歐盟委員會屈服于強大的汽車制造商,有違其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承諾。英國綠黨歐洲議員卡羅琳·盧卡斯說:“歐盟委員會的決定非常令人失望,它讓人對歐盟委員會曾作出的承諾產生疑問。”
除了為汽車業確定強制性減排目標外,新立法草案還提出要采取措施,繼續推廣節能型汽車。此外,歐盟委員會還打算在今年年中以前邀請汽車制造商簽署一份行為守則,在今后的汽車廣告和市場推廣過程中注重培養可持續性的消費習慣。
歐盟委員會計劃最晚在明年年中將這份立法建議正式提交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審議,預計各方的游說活動還會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