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運作的上海華普汽車終于正式改名為“吉利上;亍。同時其所轄業務被分割成六個利潤責任中心,由吉利集團垂直管理。
吉利與華普“左手打右手”的尷尬終于破局。獨立運作的上海華普汽車終于正式改名為“吉利上;亍薄
同時其所轄業務被
分割成六個利潤責任中心,由吉利集團垂直管理。
日前,吉利上;匾验_始正式運作。
早在去年12月份,吉利內部網站上就悄悄掛出了一條信息。消息稱:從2007年1月1日起,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將成為吉利上海基地,由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上海華普汽車研究院、上海華普發動機有限公司和上海英倫帝華(籌)六個利潤責任中心構成。
連續削權
從一個獨立的公司,到吉利上海基地,這看起來似乎只有一步之遙,而對上海華普汽車董事長徐剛而言,經歷的卻是一段由主導到被主導的過程。
按照吉利的官方說法,徐剛仍然是吉利集團的“第二把手”,擔任吉利副董事長分管上;,上海六個責任中心的決策都需經徐剛簽字,方能上報集團。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是,在這次結構性調整中,來自吉利投資公司的財務總監周強,替換了華普原來的財務總監。周強的工作是分管六個利潤責任中心的財務工作,由吉利集團垂直領導,這直接剝奪了徐剛的財務大權。
何況,在上;亓鶄責任中心中,徐剛僅擔任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和未來的英倫帝華董事長,其余四個責任中心負責人分別由其他資深的經理人擔任,如上海華普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雄輝,上海華普汽車國際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英、上海發動機有限公司余挺和上海華普汽車研究院院長祁國俊。從領導力上看,徐剛很難保證他們與集團的溝通一定要經過他這一關。而他們跳過徐剛,也是輕而易舉。
“除了新增加了上海英倫帝華公司的管理權,徐剛的職務實際上大部分被架空了!奔麅炔咳耸勘硎。
禍起定位?
華普對吉利而言是一次嘗試,而吉利和華普演繹的由親兄弟變成競爭對手的過程,也使得李書福與徐剛的關系變得撲朔迷離。
2002年吉利收購杰士達。杰士達地處上!澳洗箝T”,地理位置良好。李書福的想法是將上海華普打造成一個與吉利檔次區分開的中高端車的生產基地。
從定位上看,起步階段吉利模仿的是夏利,定位在“老百姓買得起的車”,而華普的車型主要以模仿富康為主,徐剛賦予他們的生命力為“海派汽車”。
然而,漸漸地,兩個集團在產品的定位上越來越相近。最初,吉利和華普定位為“奧迪和大眾”,到了后來,徐剛在接受采訪時不得不改口為“標致和雪鐵龍”。
從“自由艦”開始,吉利走上了中級轎車發展之路。金剛、遠景都是吉利向中級車進軍的典型產品。根據吉利“十一五”規劃,吉利還將繼續推出更高級別的車型。
吉利拼命“向上”突圍的事實,顯然打破了原有的產品格局,也破壞了與華普錯位競爭的“潛規則”。而另一方面,華普也在破壞著“潛規則”,廖雄輝曾表示,按照產品規劃,為適應國家節能、環保的要求,華普還將推出小排量的經濟型轎車。兩家公司,變成了不折不扣的競爭對手。
去年9月12日,李書福召開秘密會議,決定從徐剛手中收回上海華普汽車的經營管理力。第二天,華普汽車包括財務、法務、人事等權利悉數被收回,華普汽車的經營指標將由集團下達和考核。而以前這些權力都歸徐剛所有,作為回報,李書福給了徐剛一個吉利集團副董事長的頭銜。
徐剛的宿命
徐剛是吉利的功臣之一。2002年,時年42歲的徐剛突然辭去了浙江省地稅局總會計師的職務,放棄了省財政廳黨組成員的身份,選擇了吉利集團CEO的職務,曾被業界視為一段傳奇。
2002年正值吉利“成長的煩惱期”,一方面企業高速發展,另一方面高速發展帶來了資金壓力。
而徐剛則在金融界具有深厚人脈,在徐剛的運作下,吉利與各家銀行都有合作,光大、興業、招商、民生、交通等多家銀行高達幾十億元人民幣的授信額度讓吉利基本上消除了后顧之憂。2004年初,吉利又通過借殼實現在香港上市。
2004年9月,徐剛辭去吉利集團CEO的職務,全面主持上海華普汽車管理工作。在擔任華普董事長后,徐剛在短短時間內就推出了華普
M203、飚風、飚風二代等幾款新車,2004年華普汽車增長61.7%,2005年更加速到近150%,成為當年國內汽車銷量增長最快的企業之一。
對于業界的種種猜測,徐剛曾經表示他并不擔心李書福開了他,因為他們之間是有嚴格協議及相關約束條款。何況從銷量上看,華普去年業績雖然沒有前年增長得多,但增幅也不低,同比增長20%,特別是海外市場,由前年的700多輛增長到2600輛。
“之所以進行責任分割,是吉利對未來產品線進行重新規劃的需要。譬如,原來吉利也在做新能源,華普也在做,在一個集團中分開兩個主體,難免會消耗內部資源,而在對產品進行重新規劃后,吉利的新能源車和高檔車,將統一放在上海生產,這是對內部資源的整合!比A普品牌部相關人員表示。
業內分析師也認為,“當一個企業很小的時候,你可能是企業的軸心人物,企業長大了,軸心人物的部分權力難免要分攤出去,這也是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
相對于國有企業,民企的用人更加實際,但對李書福而言,顯然隨著吉利的壯大,吉利集團會還有招聘很多國內外的優秀人才,而對于人才的態度,對吉利以后能否找到優秀的人才也至關重要。
“徐剛心平氣和地接受了這一安排,他對這一安排還是比較滿意的。”一位接近徐的人士告訴記者。
因為吉利對上;氐男露ㄎ恢校廊话焉虾;刈鳛橐粋打造中高端品牌的基地,這實際上也延續了徐剛原來對華普的定位。
“華普產品的定位將延續,華普品牌將保留!本瓦@點而言,李書福還是肯定了徐剛曾經的工作。(作者:俞凌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