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為農民報銷醫療費2.6億元
去年農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增長7.4% 今年各區市將增加政府補助
本報訊(記者 宋秀)
與城市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首次出現負增長截然相反的是,去年我市農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比
上年增長了7.4%!記者昨日從市衛生局獲悉,農村看病支出出現增長,主要是由于新農合等一系列保障工程日漸完善,使農民“看得起病”了。目前,我市已有324.76萬農民從中受益,共得到醫療費用補償2.6億元。而今年各區市還將繼續增加政府補助。
2.6億元
讓324.76萬農民受益
“農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去年增長了7.4%,說明農民看得起病了!”據市衛生局局長曹勇介紹,截至2006年,我市參合農民達到436萬人,人均籌資水平達到61.25元,35萬失地農民全部納入新農合保障范圍。“正是由于建立了醫療費用‘第三方’付費機制,農民看病不再全部自己掏腰包,因此農民有病及時就醫率明顯提高。”近四年來,我市有324.76萬農民從中受益,共得到醫療費用補償2.6億元。
4000萬元
為鎮衛生院配置醫療設備
為了讓農民“看得好病”,我市去年還開展了鎮衛生院標準化和村衛生室示范化建設。去年市、區兩級政府共投入4000萬元,為90所鎮衛生院配置了基本醫療設備。市政府投入1560萬元完成了3119所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任務;另外,我市還加強了對農村衛生技術人員培訓,努力提高其醫療技術水平。首批56名中心衛生院技術骨干已接受為期6個月的免費培訓,各市區對7946名鄉村醫生進行了為期14天的培訓。
在家門口,就有大醫院的專家親自為農民坐診。據統計,去年青島市共組織41家城市醫療機構中的672名中、高級衛生技術人員面向109個鎮衛生院、5個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和各區市的中心村衛生室開展衛生支農工作,從而使農民就近就能夠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大大改善了農民看病的條件。
今年各區市要增加政府補助
“今年,我市將進一步完善新農合醫療制度。”曹勇透露說,我市今年將研究建立政府、集體和農民個人合理的籌資分擔機制和籌資增長機制,各區市要結合實際增加政府補助,提高籌資水平,提高住院費用補償率,使新農合的參合率達到97%以上。
此外,今年還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區域衛生規劃,在每個鎮建設好一所公立衛生院,每個村建設好一所衛生室,市政府計劃安排財政資金3300萬元,對15個鎮衛生院進行翻新重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