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晚上7點,北京市海淀區荷塘月舍小區業委會主任朱光輝與光大銀行關于小區公共賬戶的協商剛剛結束。雖然還沒有與銀行簽訂任何正式的授權文件,朱光輝的興奮之情還是迅速從電話那頭感染了記者。
代表荷塘月舍333戶業主的朱光輝得到了銀行的口頭
回復:公共賬戶的技術支持沒有問題。朱光輝說,業委會正式委托銀行監管后,銀行會為小區業主提供儲蓄卡和電話查詢公共賬戶的服務。此次業委會與銀行為小區建立公共賬戶的事情在北京尚屬首次。
“現在賬戶已經開通,已經開始往里劃錢了。最晚下星期業委會會與銀行簽訂委托監管服務合同。”朱光輝先生說。這意味著又一種較新的物管新模式正式啟動。
物管模式繽紛上演
位于北京海淀區肖家河天秀花園的荷塘月舍是一個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只有333戶業主的中高檔小區,住戶以高校教授或IT科研人員為主。朱光輝告訴記者,荷塘月舍業委會已申請到了業主大會的“基本賬戶”,這是一個公共賬戶,在光大銀行開立。
此賬戶將在與銀行正式簽授權書后實現各項費用的轉賬,包括物業費、停車費、物業服務保證金,都統一歸集到該賬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由業委會負責按預算劃撥相關費用給物業,保安工資等其他外包工資和物業酬金也均由該賬戶劃撥,并按月向全體業主公示。銀行將給每位業主一個儲蓄卡,業主可隨時通過儲蓄卡和電話查詢“公共賬戶”的資金歸集和去向,這個賬戶只用來轉賬,不能支取現金。公共賬戶的真正目的是透明物業公司的財務收支,同時為所有業主提供了方便參與和監督物業公司和業委會工作的機會。
2006年10月,荷塘月舍業委會啟動了物業招投標程序,聘請了北京青宇招投標公司進行招標。業委會制作的標書條件是:需交10萬元履約保證金,業委會參與保安等外包服務公司的選定并簽訂三方合同(業主大會,物業為甲方,服務公司為乙方),委托物業收取物業費并統一交由業委會公共賬戶支出,物業實行酬金制、每年8萬元。北京興業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最終脫穎而出,成為荷塘月舍新的物業管理公司。
興業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亞東說,一手物業一般都是包干制,二手物業更多的是酬金制,而酬金制的物業公司更容易接受“公共賬戶”的做法。“酬金制和包干制,物業費都是物業公司自己提前墊付,物業費收不上來物業公司也要照常運轉,一旦發生糾紛,酬金制可以請審計,包干制不能請審計。因此公共賬戶增加了物業公司透明度。”趙亞東說。
而住在荷塘月舍小區已經退休的北京101中學體育老師郭明太卻說:“雖然可以去查詢,但仍不知道交的物業費哪些錢用來保潔,哪些又用于綠化。而且小區居民的熱情度不高,平時都很忙,哪有時間關注這些呢?”朱光輝也承認,業主的公共參與度不高可能會成為物管新模式推行的阻礙,但畢竟公共賬戶設立為業主提供了隨時參與監督服務的機會。
事實上,對物管模式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例如2005年Naga上院執行“物業公司股權配送給業主”的舉措,以及2006年新紀元家園上演三方物業服務合同模式等。記者發現,不論是哪種物管模式,財務透明公開、業主具有監督物管公司的權利成為這些物管新模式的共同特點。
北京市物業管理商會會長徐北鳳先生說,業主同物業公司有矛盾的畢竟還是少數,4000多個小區,出問題的并不多。監管需要業主自治,最大限度地維權需要業主自發的監督意識。
基金、信托、公共賬戶之爭
在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物業管理的相關制度就是業主的組織加上一個基金的管理。物業管理問題用法律制度就能束縛,如何聘請物業公司來管理、服務,都是由合同法來管治的,因為合同法或者是其他的法律非常清晰。
北京市律師協會物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孟憲生指出,沒有基金制度導致推廣新型物管模式比較困難。“應該回歸物業管理的本質,公共賬戶似乎沒有必要。”孟憲生說。
他建議可以用信托的方式解決目前的問題。如果建立一個基金,這個基金作為一個信托在物業公司的名下登記,因為信托財產是獨立的,盡管在物業公司的賬下,但是它屬于業主這點是明確的,是不能被法院強制執行的。假如物業公司破產了,用物業管理費買的電腦等辦公設施,都可以歸還給業主,可以使業主的損失降到最低。如果在管理上建立信托關系,物業公司必須指定專業的經理人為小區做項目管理,這樣就建立了責任制關系,項目經理人對社區的業主擔負責任。
Naga上院總裁李建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提到信托的方式,他指出:“物業公司股權配送給業主”是根據比例來分配股權的,就像買股票一樣,一定要有大股和小股,同時不允許產權和股權分離,所以它進行信托設置,如果有人把房子賣給另外一個人的時候,他的股權也會隨之去過戶。朱光輝則向記者表示,推行“公共賬戶”的模式并不復雜,因為現在新型物業公司都瞄準二手物業,而且必須通過招投標方式被選定,只需要在標書里把“公共賬戶”作為條款之一寫明,自然就會有篩選出合適的物業公司。
2005年,位于北京東直門的豪宅項目Naga上院推行“物業公司股權配送給業主”模式:前期由開發商拿出200萬元資金成立物業管理公司,在項目出售的同時,將物業管理公司以股權形式,按照業主購買房產值的比例將股權無償配送給業主。隨后,作為股東的業主成立董事會,聘請專業人士組成管理體系,領導物業管理公司發展。這一舉措,被媒體稱為“掀起物業革命”。
2006年,新紀元家園的三方物業服務合同模式開始上演,新紀元家園業委會主任齊建新先生說:小區從一開始就是酬金制,就是物業公司獲得的利潤應該是公開的、透明的。業委會、物業公司和保安公司簽訂了三方協議,保潔公司由業委會指定。2007年,業委會、物業公司與電梯、保潔、保安公司都簽訂了三方協議,業委會成為監督方。
|